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艺术初探

2017-09-29宫肖颖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阅读

宫肖颖

【摘要】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巧妙设疑既能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这一问题,从层级设置、时机把握、加强趣味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提问的艺术性。

【关键词】阅读;提问;技巧;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18-01

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上授课教师巧妙设计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拥有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的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入学,对课堂和知识有很大的新奇感,因此 在课堂表现中活跃度较高;而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活跃度随之降低。究其原因,除与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心理活动产生较大变化外,与教师的提问不当有着很大关系。因此,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必须是根据学生特点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不是课堂上随意发挥、随意提问出来的。严格来说,忽略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的提问都是无效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没有随着教师的引导而得到提高。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程度以及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等制约因素。教师也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考虑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所能达到的接受程度,否则,学生思考能力得不到激发、回答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一、层级设问,降低难度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存在最突出的一个设问失当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大、不叫空,甚至是十分复杂,学生会出现困惑的现象,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进行回答。概括地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因组织不好语言或者抓不住主体而产生畏难情绪,而详细地表达,又会出现答不到点子上,影响授课的连续性。面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将较大或较为复杂的问题切分成若干个易于回答的小问题,帮助学生理顺思路,逐步攻克难点。

例如在讲授《冬不拉》时,我欲发问:“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是很明显,问题较大,让学生难以下手。因此我将问题切割成如下几个问题:“在这个动人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中,大家觉得谁是主要人物?”“请大家说说这个主要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本文是通过怎样的顺序刻画这个主要人物的?”最后要求,学生将此前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即可得到欲发问的问题的答案。

二、找准时机,强化思考

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提问时,除了要考虑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问法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师更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显现出来的学习状态来进行操作,如果学生们注意力不集中或略显疲惫,此时再提出较难的问题,显然学生是不愿意思考的;如果前一个问题较难学生思考很久,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并且已经对于问题失去了兴趣,此时的教师应立即停止发问,以避免影响阅读课程的后续教学。

例如,《冬不拉》一文,在讲授2-4自然段的时候,出现一句重点语句“冬不拉一听,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点语句,我将问题设置成如下四个大问题,“‘自告奋勇这个词大家觉得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出:自愿、主动去做某事的时候。继续发问:“体现了冬不拉什么样的人物特点和品质?”至此,第一轮提问结束,主要帮助学生抓准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和意志品质。第二轮提问主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求学生在阐述观点能自圆其说,并培养学生的美好的品质,因此在提问时我采取了组合发问的方式:“为什么国王不愿意儿子去冒险,所以说什么都不答应?”“如果你是国王会怎么做?”这样联系自身的设问,能避免学生置身事外,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

三、运用技巧,增强趣味

对于阅读课而言,教师在合理选择了问题之后,需要考量的就是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了。提问时教学中最具艺术性的一个环节,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创新,以满足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学生需求。只有这样,才不会形成无效的互动与沟通,让课堂变成教师的自说自话,教师俨然成了表演者,而学生只是坐在台下欣赏的观众,这也违背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施加引导的教育要求。满足课程要求的提问不但要具有合理性,更要满足趣味性,尽管时代在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在学儿童关注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学生对趣味性的渴求,教师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语境,兼具满足学生年龄特点的趣味性,所涉及的问题自然而然达到了提问的艺术要求。

在學习《火把节》一课时,我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已经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而是采用对比的方法,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情景,如果班上有一个彝族小朋友邀请所有同学去参加他们彝族的火把节,为了尊重彝族的风俗习惯,知晓彝族同胞的待客之道,我们首先学习一下彝族的文化常识。请学生浏览全文,文中提到哪些是彝族的特有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与汉族的不同。再通过交互式白板展示西班牙斗牛的场景,蒙古族摔跤大会的视频,并通过课文中的,让学生找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斗牛的不同以及彝族摔跤和蒙古族摔跤有哪些异同点。通过对比这种教学手法,能使学生加深对于彝族文化的认知。

总之,语文教师要提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性,巧妙地设计提问这一重要环节,不但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艺术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加强,更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授课氛围,形成师生良性互动、共同成长的新时代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罗德红,吴守卫.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提问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2(2).

[2]陈俊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情景[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3]赖素玉.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的确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7).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阅读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