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医科大学医患关系背景下的医学生医德教育提升分析

2017-09-29刘玉莲刘玉龙石海英聂利娜曹立志杨城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

刘玉莲++刘玉龙++石海英++聂利娜++曹立志++杨城歌

【摘要】医生的道德素质关系着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要想提高医患关系,需要加强医生的道德建设,而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在这一方面具有重要的前瞻性。从我国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现状分析,医学专业教师多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但忽略了学生道德教育,这就造成了医学生重利轻德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文章主要以內蒙古医科大学为例,分析医患关系背景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如何有效开展。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德教育;医学生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内蒙古医科院校医德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课题编号:YKD2017SXZZ02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08-01

医学院校对于学生的医德教育,从宏观层面讲影响社会的和谐,影响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学人才的培养,从微观层面讲影响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的素质以及学生个人的成长,因此深入调查了解我区医科院校的医德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医学生中开展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医生收受红包、回扣现象屡禁不止,医患关系紧张、缺乏信任,医疗纠纷不断增加,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医德滑坡”是重要原因之一。医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区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行风建设及医患关系的改善[1]。医科大学的医德教育是提高未来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改善医德医风的重要实现途径。医科大学是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养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对引导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医德医风的教育,应该从医学生开始抓起,医学院校应该从学生入学时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的教育,使这些未来的医护人员,在进入临床医学实践之前,就对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为做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基础。

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德教育的现状

1.学校没有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内蒙古医科大学偏重于专业课程教育,忽略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医德教育课时少,无法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②医德课程开设时间短,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再加上医德课程学习内容的限制,导致医科大学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3];③医德教学多采取大课形式,导致教师往往要教大量的医学生,使得教师没有精力研究教学改革以及课外活动。总而言之,医德教育仍不受医科大学重视。

2.医德教育模式僵化。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医德教育,导致基础较弱的医学生的医德意识薄弱,缺乏对医德的兴趣与爱好,导致医科大学医德教育流于形式[5]。并且现代医学生见多识广、求知欲强,在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时,往往无法提起其的兴趣,那么就不可能完成医德教育培养的目标,反而会影响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积极性,对我国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4]。

3.医德课程设置不符合现代医学生的要求。受到教育改革的影响,许多医科大学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大多出现在专业课程中,而对医德教学体系没有进行改动。部分医科大学医德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是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没有结合现代医学生的心理特定创新一些新颖的医德课

程[5]。现代医科大学医德课程改革力度和速度远未达到医德教育的标准。我国医科大学医德课程相对比较单一,没有重视心理学规律、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等方面知识对医学生医德教育所造成的影响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如何有效开展医德教育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医科大学医德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是人们对教育教学结构的组织形式,完整的教育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够促使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强调教学的有效性;②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强调教学方法的可行性;③以先进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新常态下的医德教育体系是指在医德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安排课程、选择教材、创新教学模式等形成系统的医德教学框架。医科大学医德教学需要以医德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政治取向的培养,重视医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个体差异,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重。

2.教师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意识

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素材、贴近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等方面,才能够实现医学生良好思想观念以及正确政治取向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医科大学医德意识的培养。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医科大学教育包含了医德教育,医德教育是告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下的医德教育能够培养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个人生活品质,让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保持身心健康、丰富休闲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实践加紧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从而树立医德观念,让医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能力。

3.强化对医学生医德的考核

医科大学医德考核评价应当突出医德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对医德观念的考核。首先就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重视对医学生思想观念的考核,采取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此外,转变传统的考核模式,注重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医学生的医德面貌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采用量化考核指标,从而形成全面的医科大学医德考核评价体系,对医学生的医德基础知识、对待患者的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四、结束语

医科院校的学生是我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区合格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艳.中国古代医德教育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7,28(9):52-53.

[2]林琳,俞妮妮,陈琼秋等.医学生、医学实习生、在职医生医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2(6):61-63.

[3]宋佐东.医学生医德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2(4):51-53.

[4]尚醒立.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4(2):176-177.

[5]农乐颁,许世华,谭会恒等.融医学生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4(6):791-792.

作者简介:刘玉莲 1985年10月,女,行政管理,研究实习员,研究生。

猜你喜欢

医患关系医学生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医生告知说明义务对患者治疗满意度影响的调查报告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