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研究

2017-09-29王宝良赵欣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

王宝良++赵欣

摘 要:构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共同优势,实现其理论实践意义上的优势互补,逐渐形成有效合理的互动形式,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区体育;互动机制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是作为学生阶段最后一阶段的体育教育,也可以说是学校体育过程中的终极阶段,具有承接高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桥梁作用。社区体育作为人们坚持体育锻炼培养终生体育的重要过程,是高校体育的延伸和实施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环节。将其两者有效合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优势作用,能够实现优势互动,为终身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社区概念: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二)社区体育的概念:用以以满足社区成员健身、娱乐等体育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三)高校概念: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

(四)高校体育的概念: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体育课程。

二、构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形式

(一)高校体育设施和器材与社区体育合理利用

从事体育健身娱乐运动中体育设施和器材是必要基础,各个高校在体育设施和器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硬件优势,但是社区体育的最大难题就是体育设施匮乏,笔者走访各大社区,老的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薄弱,新的小区也就有部分小型锻炼器材,体育器材的配备有小区人口成明显不足,可以说,社区体育在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硬件方面明显不足,社区居民又受时间的影响,不能满足人们体育锻炼的器材方面物质保证,从而不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序实施。然而高校体育培育大量体育方面的人才,可以形容人才济济,场地器材独具优势。

(二)高校体育人才实现到社区体育的互动

在我国,高校培养了大部分专业的体育人才,由原来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体育人文专业、运动休闲专业和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又根据实际要求增添了社会体育专业。高校的体育教师绝大部分拥有体育硕士学历,在教学和训练上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通过人才实现到社区的互动,定期组织社会人员到高校参与培训,获取科学有限的锻炼手段和预防运动损伤,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必要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第二,高校培养的体育人才通过实习和工作投入到社区,利用最先进的锻炼手段和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和APP平台指导和监督社区居民积极投入体育锻炼当中。最后,社区居民也会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提出自己的可行性意见,随时与高校体育教师和社区体育指导员沟通,建立符合社会时代不断创新的以及符合不同群体阶段和年龄的大众体育项目,反过来也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水平。

(三)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互动

针对不同的人群,高校教师设计不同的科学锻炼手段与方法,并结合社会实践研究出社会体育科研成果,将其推向社区做好科研有力支持,实现社区居民用科学的手段合理锻炼身体。作为实习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掌握了系统的体育方面知识与技能,但是社会能力需要去社会才能提高,通过进入社区与社区居民的紧密接触学到了更多的社会实践知识,一定程度增加社会文化知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铺垫。两者的有效结合,实现的资源互补以及文化共享。

三、影响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因素

(一)经费保障

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力结合,充足的经费是其物质条件,是决定其体育竞赛和大众体育锻炼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各级政府和教育的主管部门对大众体育运动给予必要的财政指导,另外通过企业赞助、社区投入等方式建立资金多渠道保证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序进行。

(二)健身理念、参与意识不强

我国竞技体育已经是世界强国,但是群众体育与高校体育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整个民族共同努力,才能改变这一现状。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锻炼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健康。但是迫于时间和工作的压力和场地设施的综合因素,社区居民很难将体育锻炼坚持下来,因此要居民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居民的健身理念和参与意识需要加强。

(三)高校教学内容与社区体育脱节

目前高校体育主要以传授单一竞技能力为主,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只对自己的专项能力努力练习,导致其他技能表現平平,这样培养的大学生很难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应该适当调整符合社区发展要求,适应社区体育多元化的发展。

四、结论

建立高校与社区互动形式,充分发挥高校当中的师资人才、场地设施以及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作用,给予社区体育以人力、资源和文化的有利指导提供必要支撑,为摆脱我国大众体育基础底子薄,意识不高做出贡献。同时学校以利用社区体育的各种资源和人为因素,为未来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积蓄力量,实现高校和社区体育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

五、建议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应该利用网络平台,让健身娱乐的人们走进网络化的社会。当然高校拥有先进的资源信息可以社区居民一起共享,高校体育教师和社区指导员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和体育主播先进的方式对居民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给我科学合理的指导。社区居民也可根据网络平台督促自己的锻炼的能量消耗、减肥减脂计划的实施,从而利用高科技的网络实现两者之间内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莫小农.试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结合[J].体育科技,2001.

[4]邻锡钧.高校体育应成为社区体育发展之依托[J].浙江体育学,2000(4).

[5]陈肠.社区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报,20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