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技巧

2017-09-29兰永平

南北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小学数学

兰永平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技巧在教师课堂教学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对学生的启蒙时期的数学学习起着很大作用,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学习习惯、学习现状,加上教师在授课时候的语言、教具、时间把握等多方面结合,才能算是全面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080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技巧决定了他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想要把教学搞好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面地掌握并且在适当的情境下运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成年人的自学能力,所以只是在很大层面上是依靠数学教师单方面的教授和指导。小学数学的整体难度并不是特别的困难,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接收知识时并不是那么地轻松自如,所以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并且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模式,也就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技巧系统。很多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育,并不了解学生的群体特点。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这种群体模式的教育和单个学生的教育的区别,针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等问题,都应该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和规划。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应该以指引式的启蒙教育为主,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天性好动活泼的特点,将书本知识点尽量压缩,缩短较为枯燥的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再解决一些较为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者是实验操作当中。更应该避免对学生进行长时间重复一个问题的循环,那样会引起学生对于这一科目的厌恶和反感。只有将每天的课程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和调节,才不会使学生陷入厌学的境地。

对于学生的引导,首先是建立在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上面的,这就要求学生对于老师首先是喜爱,再去跟随老师进行学习。教师为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学生投其所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课堂变得冗杂繁复,尽量简短,在课堂上不重复教学,尽量减少课后作业量,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进行改变,最终才能获得学生的“支持”。对于一些学生并不喜欢数学这一科目的情况,需要教师拿出足够的耐心,尽量理解学生的心理,悉心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批评和指责,甚至是进行体罚。学生往往对于学习都不是处于自主的心理,对于学习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去适应學生对于学习的动机和心理,在教授数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二者兼具,才能把小学数学教学做到更好。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用同样的方式和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成员。

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需要的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个负担。从学生的位置出发,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感受,把平时的教学向人性化发展,既做学生的老师,也做学生的朋友,把教学向前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成绩。将眼光放长远,不强加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学生身上,能够在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加以一定的开放式教学,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思考空间和余地,可以让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最终的教学成果应该以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喜爱度、学习效果等多方面结合的收获来决定。

二、教师教学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教学习惯,语言、动作等各方面都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上课时,对于知识的吸收,不仅是从书本上面得来,更多的是依靠老师的教授,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否生动形象,能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地运用教具和示例来进行讲解,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很多的教师教学习惯都并不适合课堂教育。例如上课总是坐在讲台上面,从来不会在教室里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这既是对自己教育工作的不认真,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管理,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教师不能产生怠惰心理,认为小学数学并不困难就放松对学生的管束与引导。当然,学生需要的是一定程度的管理,也不能过于严苛,那样也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发育。总之,学习之道,一张一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不能盲目化、片面化和主观化。要随情况而改变教学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

三、具体情况下的数学教学规范

由于中国的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所以一般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主要科目,小学数学在具有重要性的同时,也意味着是小学阶段学生身上的重担。为了避免学生过早地陷入高压学习环境当中,不仅需要教师理解并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状态,更需要教师做到教学的效率和轻松兼具。首先,是课堂的效率。教师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获得该学习的知识,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授课的时间,尽量做到将知识重点集中到较短的时间里来教授,把一些学生遇到的问题集中到课堂上面来共同解答,如果有数学作业,也尽量将其放在课堂上面来完成,使学生也形成一种集中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解决学习内容的习惯,更多的留给学生一些课余时间,而不是以往的课后作业成为了学生课后的重担,放学后的时间比在课堂上更加紧张。

其次,就是教师对于学生课堂时间的安排,如果一直都是枯燥的数学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有太多的兴趣,还会让学生由于课程枯燥而开小差,甚至厌学,最终适得其反。只有将课堂时间合理安排,使学生劳逸结合,或者是增加共同探究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一起参与数学讨论和思考,这样既可以调节枯燥的学习时间,亦有利于让学生融入进一个良好的集体学习环境之中,更好地适应数学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这一科目的兴趣,小学是一个启蒙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只是视数学成绩为最高目标,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才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结束语

为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严格遵照科学合理的教学技巧。从了解学生的根本动机、基本群体特性等多方面性理学理论出发,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应该灵活机变,大胆开放,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探究欲望。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件有意思的乐事,避免数学学习陷入枯燥冗杂的境地。做好小学阶段学生的启蒙教育,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和必要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小学数学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