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文地理教学

2017-09-28张晨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方法

张晨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加强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中新课标下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方法入手,提出了一些自己意见。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人文地理、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55

1、高中新课标下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

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必须体现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在高中新课标中,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区域产业活动、环境问题等内容。

2、高中新课标下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2、1讲授法

针对高中人文地理部分中一些理论性很强,内容很抽象的概念性知识点,需要教师用精炼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并辅以大量典型的例子。对于例子的选择,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研究例举,巧妙运用,做到直观、形象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能在教学中例举一些当地的,或者与生活实际更贴切的例子,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工业区位因素的时候,就可以利用鞍钢与宝钢的具体实例进行对比,则很容易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

2、2案例分析法

新课标更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必修2中设置了很多案例,教师要灵活处理这些案例,做到不仅仅是教案例,而是用案例去教。案例教学,是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人文地理虽然内容繁杂,但许多内容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实际案例把它们串联起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探究来达成教学目的。教师具体处理这些案例时,要视这些案例的难易程度而定。有一些案例,教师可以用作引出和归纳本节知识的材料。例如再讲工业区位因素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给出包头钢铁工业发展的图文材料,直接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和文字,提炼和归纳信息,得到钢铁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2、3多边学生参与法

新课标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本中的许多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加入其中。这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心,并采取多边的活动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潜能。多边的活动方式,即是指地理新课标教学方法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不仅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而且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这对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兴趣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例如,环境保护一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相互交流,以得到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并提出解决措施。

3、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教好人文地理

从2004年开始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其过程圆满,成果丰硕,教育观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接受。新课标明确了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之前的分析研究,笔者对目前的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同仁参考。

1、博览群书,力作一名优秀的教师。人文地理的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这是上好人文地理课的基础。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不会仅仅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而是当一名学者、教育家。因而一个好的教师都会博览群书。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人文地理除了“地理”之外,还有“人文”,一个没有深厚人文修养的老师是很难较好人文地理的。

2、收集素材,准备一堂优秀的课。叶圣陶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地理教师应从教材这个例子出发,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创造性的利用。教材上很好的例子,不要因为它是教材上出现的,就不讲,非得舍近求远自己苦苦寻找。自己收集的例子,一定要与本节有关,必须对本节课有很大的作用,必须典型,并善于取舍,不要把课堂变成“例子的聚集地”。结合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来学习人文地理,要让地理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有亲切感,才能提起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教学内容时,请来自达茂旗牧区的同学介绍家乡的畜牧业活动,从中得到畜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产生的问题。

3、研究学习,培养一个有能力的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自然、社会信息的更新速度、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掌握多少具体知识已不再是至关重要的,而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有无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却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觀点已成为社会的的共识,高中地理新课标更是着重强调“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目标。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针对某一人文地理图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定量与定性描述,进而总结人文地理的特征,可以培养学习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本文在研究的范围、深度、切入点等方面均有不足。在现阶段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可能还有遗漏的地方,希望在以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Ⅱ[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 杨士军,盛华,贺小燕.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选取与应用的认识——以中图版《高中地理》为例[J].地理教学,2013(4):35—3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试谈打开地理一扇门,领略天下奇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