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分析

2017-09-28晏湘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培养方案高中语文教学

晏湘琼

【摘要】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上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以其独特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在完成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现象,进行了简明分析,阐述了语文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思维; 培养方案

中国分类号:G633.3

1引言

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已经有了具体化要求,即“听说读写”、“学会自学”,而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还应是语文思维的培养。思维是智力特征的体现,但它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由先天的遗传基因决定,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所完善的,其最佳的培养时间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尤其是高中时期。思维对能力起决定性作用,两者相结合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语文思维的提高直接影响高中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语文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深入思维,扩展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语文文字转换为形象的画面。切勿忽视思维培养,倘若这样能力培养也只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相反,重视中学生思维培养则是抓住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语文这门学科是我们从出生其实就在接触的一门学问,我们从学习说话时就是在学习语文,它对我们的语言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高中又是我们语文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必须给予十分的重视和投入。

2 语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2.1“听”、“说”方面

“听”“说”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听”就是指在接收外界传达信息的同时,并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恰当的理解与处理。在“听”的过程中,如果注重思维的培养,不但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学习老师讲解的知识信息。而“说”则是指人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与人的沟通能力既体现出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体现出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深刻的影响着其在与别人交际中的表现。所以,想要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正确的“听”、“说”。只有能听能说,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才能不断地进步,提升自身的能力。

2.2“读”、“写”方面

“读”、“写”的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读”是指通过阅读完成对每一篇文章的理解。语文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分析不同文章的不同内容与不同意义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目的的前提下,对文章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整体分析、认知和把握,这样才能把别人写文章的方法学会,才能提升自己的阅读及写作能力。“写”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我们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写出精彩的个性化的文章。学生只有具备了准确的审题立意能力、良好的写作技巧、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后,才能算是拥有了优秀的写作能力,而所有的写作能力都是建立在语文思维的基础上的。如果不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语文思维强,写作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人。

3 语文思维的主要特征

3.1语文思维具有内容广泛性

语文教学中思维培训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家庭、学校、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美学、情操等许多领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思维培养中注重教学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对语文及语言学习的广泛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仅了解本次训练内容,而且结合上、下学期的思维培养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情况,找出语文思维培养的最佳途径和内容以及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文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3.2语文思维具有思维交流性

思维来源于交流,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交流这一方面的,所以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必须具有交流性。这种交流包括语言和文字上的交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都会很大程度的刺激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并且能为创新性思维的深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学生语文思维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利用语文思维能力的交流性,来进一步的引导高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从而使他们对语文思维模式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使他们的思维达到另一个高度。

3.3语文思维具有形式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教师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熏陶感染达到思维培养的效果。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优秀作品,依靠思维的渗透性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探索和思考,并且教材内容从语言、意境、结构和形式方面都适合老师融入真实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4 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

4.1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加强知识,拓展语文思维的广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生词、读音和句式外,还要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逐渐形成能动性的思维模式,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能真正体会其中的重点和感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我了解、分析的能力。

4.2剖析语文教学知识,深入了解,延伸语文思维的深度

拓展语文思维的广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是高中教学中,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时的要求之一。其次,还要对其进行深度剖析和挖掘,探究课文的内在含义和深度价值,延伸高中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通过对某些内容(如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和文章的社会背景)的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创设问题,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适时地提出疑问,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思考,争取最大程度的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认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4创新语文教学方法,调动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和灌输式)已经不适合中学生的语文学习,那样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养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不利于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就要创新语文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自主性。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就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5 结束语

语文思维能力是高中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消极被动的“填鸭式”学习转變为积极主动的“多样式”学习,使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优秀的教学效果,提高高中语文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青山 谈语文思维训练[J]河南教育 2005(05)34-56

[2]赵涛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科教文汇 2013 23(6)94-95

[3]张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J]教学理论 2012 17(3)9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培养方案高中语文教学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推论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