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健康信息文化的建构

2017-09-28曾家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构建素质

曾家柱

摘要:新课改要求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健康的信息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力,通过信息技术加强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到如何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健康信息文化;构建;素质

中国分类号:G434

高中信息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跟随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学生通过所学的信息技术可以扩大交流圈和合作范围,合理表现自己的思维。这样,在这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巩固加深友谊、引发创造性思维灵感、分享自我感受,推进健康信息文化的建构工作。

学生受到各种污浊网络的攻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对构建健康信息文化的忽视。我们在信息教学中主要考虑的是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没有向学生去传达信息文化的理念,这样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文精神却淡化了。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网络中获取健康的网络信息,让学生的技能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水平。

一、辩证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和日常的影响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的各类信息齐全,只有想不到,没有收不到的。只要搜索一下,你想要的信息就出现在电脑上,在感受信息科技给我们带来无限便利时,人们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生在网络世界也经受这不小的考验,特别是学生由于好奇心比较重,会禁不住诱惑,进行上网游戏,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的信息,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会导致学生迷恋网络,无心学习。甚至走上错误人生道路。

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成熟,各方面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网上的污浊信息会对学生生活学习和道德素质方面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学生的网络道德扭曲的同时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障碍。

二、引导学生遵守信息活动相关的道德法律

对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违法违规和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这种现象,很多的教育者都引起了重视并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能对自己和社会负责、在安全的情况下、健康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

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网络使用修养,不接触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信息,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信息技术使用规范,还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所教授的知识,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调动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学习随时代发展更新的网络知识。

第二,高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正是处于人格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学习和生理上对他们表现出关心,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又面临考试成绩落后、高考升学压力,这样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强,容易造成挫折感。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回自尊,拥有自尊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给他们压力的同时会促使他们上进。这样学生可以增强抵御网络不良影响的能力。

第三,我们可以借助网上的一些软件:像网管软件、绿色软件等来对网上的不良信息屏蔽、抵制,优化学生的网络世界。普及学生的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让他们合法上网,养成自律、规范的上网习惯。

三、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学生要在平时养成好学勤用信息技术的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的信息活动,对信息技术要有及时更新的态度和能力,自己去挖掘信息技术中存在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信息文化的健康构建。

第一,学生在上网初期盲目,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正确引导,这是可以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意义和学习性质的网站,对学生做出积极性教育。学校的信息教育资源建设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支持。

第二,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发展发现其所渗透出的人文精神,并将这种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程知识,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自己去设计做网页和制作网站,有自己的网上领地。还可以利用网络方便这个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学习,这样可以在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和人文精神。

四、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灌输社会热点,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教师要除了教授教材上的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外,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去拓展课外科研,并参与其中,对那些社会上的热点时事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从之前防御性抵抗外界有害事物到现在主动去认识其危害,并学会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一个“低碳生活与科学发展之间的联系”的相关课题,这样需要与多个学科的相关老师进行共同研究、交流。因为这个课题涉及到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天文、地理以及物理等多个领域,必须相关学科共同的探讨才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这个活动的展开,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选择合适的网络软件,运用网络技术纯熟的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完善信息、展示与表述信息的能力。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公民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可以做很多健康有益的事推动社会进步的,学生在活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自然会增强自信心,无形中会加强学生自己的团队协作理念,这样信息文化的健康构建就不再只是一个空大、虚构的概念。

信息技术课中健康信息文化的构建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的,只有学生自己心灵强大,才不会被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攻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 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已经萌生着美好思想道德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已有缺点的雜草。”教师要在教授学生信息文化知识时,也要引导它们自觉的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网络。

结束语

开展一些列的措施加强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才是保证健康信息文化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效的建构的基础。网络充满虚幻又充满精彩,教师仔细挖掘,刻苦研究信息技术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就会找到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好办法,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也会逐渐提高,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形成健全人格提供很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国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成才之路,2012,(11)

[2]周爱梅.谈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健康信息文化的建构[J].中学教学参考,2012,(20)

[3]高林.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构建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