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在社区教育中的运用
2017-09-28王琼娟
王琼娟
摘要:“为理解的教学”就是要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层次入手,以促进理解为核心,围绕启发性论题开展教学,运用在社区教育教学中,能有效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解 教学模式 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一、社区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社区教育是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区教育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社区教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欠缺。
1、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社区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普遍是依托所在地的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社区大学,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的有力支撑,社区教育还建有专门的网上教学平台,再加上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相关补充资源,从理论上讲,社区教育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是最丰富的,但是在社区教育教学实践中,各类进社区送教活动、专题讲座活动的开展基本上没有刻意与网上教学平台的资源相结合,而是仅限于当场次的教师所准备的特定内容,教学平台的资源利用率偏低,居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社区教育以专题或讲座形式开展的教学的做法十分常见,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原来学校里面的课堂教学方式搬到了社区教育中来,这与社区教育所面向的对象不相适应,针对性和时效性都不高。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其他的教育类型相比,因没有教学大纲之类的参照标准,社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学目标也不是太明确。
二、“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概述
20世纪90年代,由斯宾塞基金资助的零点项目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联合研发了“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帮助教学对象理解为核心,对“理解”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促进理解的教学模式。
(一)对“理解”的理解
理解是指有能力针对一个主题展开一系列引发思考的活动,如解释说明,寻找证据和例子, 概括归纳,类比推理,应用以及用新的方式叙述该主题等等。理解是在新的场景中灵活运用理论和概念的能力。作为教学者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学习者掌握了什么内容?有关这些论题,学习者应该学些什么?学习者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学习目的?
(二)“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构成
1、启发性论题
启发性论题具备的特征:处于学科体系的中心;学习者对此有兴趣;存在大量关于该主题的资料来帮助学习者探讨该论题,容易被学习者接受;与学习者的经历存在多种关系;教师也对此论题感兴趣。
2、理解目标
启发性论题的价值在于其启发性很强,每个论题都可能导致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教师对论题规定一些明确的理解目标,同时,直接向学习者提出开放性问题,主要的目的在于把学习者注意的焦点带入接下来的课程中。
3、理解活动
理解活动是培养理解能力的中心。在围绕启发性论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从书本或者教师那里得到与论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多种形式的理解活动来达到理解目标。
4、持续性评价
评价的过程需要有来自教师、同伴和学生自我评估的信息。尽管存在众多合理的持续性评价的方法,但是它们都包含相同的因素:公开的标准,有规律的信息回馈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频繁思考。
三、在社区教育中运用“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方法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既能帮助教师思考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东西,思考如何把各个部分相结合,帮助学习者促进理解,又注重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度掌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鼓励将课堂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十分适合运用于社区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开展设计教育的教学活动。
(一)确定启发性论题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中的启发性论题关注的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最需要学习者深入理解的内容,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确定启发性论题。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教育服务,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统一性、规范性要求不同,其课程教学的目标更多地体现在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氛围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可调性。因此,十分便于启发性论题的确定。
1、社区教育教学管理者即社区大学结合本区域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实际需求,在年度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尽量做到每一项教学活动集中凸显一个启发性论题。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提炼和确定本项教学活动的具体的启发性论题。
(二)以“学有所获”为标准确立理解目标
社区教育要实现为社区成员提供素质发展、促进生存能力的增强、促进生活质量改善的人文关怀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紧扣居民需求,使学习者能学有所获。因此在启发性论题确定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对论题规定一些明确的理解目标,还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吸引学习者的关注焦点。
(三)设计问题链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链”和理解活动,引导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在活动探究中深化对核心论题的理解。在社区教育教学中,该环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基础阶段,即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阐释,并试图引导学习者将该知识运用于新的环境,从多角度客观进行分析,充分理解教学内容。二是延伸阶段,社区教育的教学缺乏体系性和连续性,因此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延伸效果对于促进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基础阶段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与社区教育网上教学平台的资源相结合,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吸引学习者的关注,同时告知学习者相关资料的收集方式,从而引导学习者拓展自学能力,这不仅能有效放大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还能有效地利用社区教育教学平台的资源。
(四)多种渠道收集学习者评价信息
对社区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多渠道的持续评价有利于教学者把握教学对象的需求,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反馈,促进学习者深入理解,从而改进教学。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运用学生自评和互评,发挥评价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收集学习者的评价信息,社区大学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习者的评价信息,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
参考文獻:
[1]李晓蕴.浅谈“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对城市社区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07);
[2]李克建.为理解而教学[J].上海教育.2006(05);
[3]孔伟.为理解而教#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江汉学术.201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