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引路 以读悟写
2017-09-28江木容
江木容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逐渐增加阅读量,通过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 美文 以读悟写
中国分类号:G623.23
小学生普遍害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无话可写或有话写不出。无话可写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懂如何观察;有话写不出主要是因为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缺乏一些写作的技巧,导致“记流水账”、文章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把话写好呢?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美文不仅能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从写作角度来讲,还是一个个很好的写作范例或写作训练材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美文,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领悟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以“读”悟“写”,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一、通過美文的阅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克服“无话可说”的通病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写作更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怎样才能掌握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呢?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美文的阅读来领悟。
《观潮》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学生通过阅读全文,领悟到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退潮的顺序来具体描绘。于是,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的画面,要求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感受江面的平静,想象人们的心情。接着再指导学生观察潮来时的壮观场面,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仔细观察潮水的样子,发出的响声……并展开联想。
通过这样启发诱导,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学生就能逐步学会由观察到联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
除了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认清事物的特点,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先写“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为什么爬山虎能生长在墙上、屋顶上呢?作者说:“今年我注意到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能发现并写出在“不留一点空隙”的叶子下面“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跟新叶子一样嫩红的“脚”。这就是一种极其细致的观察,是“我注意了”的结果。课文后两段之所以能把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样子、触到墙怎么爬,没有触到墙怎么萎了,及至它触着墙的牢固都写的很具体。这就是作者长时间的亲身观察和体验的结果。课文反映了作者把他的观察、发现、体验写了出来,这样的作文就有了具体的内容。
通过这类美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只有做有心人,长时间地坚持做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
二、通过美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突出重点,安排详略,克服“记流水账”的通病
看到什么写什么,做了什么写什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写到哪,这又是孩子们写作的一个通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如何抓住重点把文章写具体。
如教《落花生》一课,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语一笔带过,而过花生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但在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揭示做人的道理。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文章这样安排详略是为了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学生也就明白了写作时所选的材料及详略的安排一定要为中心服务,不能面面俱到。
三、通过美文的阅读,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克服“内容空洞”的通病
遣词造句的能力是作文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正是缺乏这种能力造成的。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经典的句式、段落,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裨益。
《桂林山水》就是可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一篇佳作。文章的第二、三两段都是以同样的对比手法开头。用“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做比较,用“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做比较,我就让学生仿写这种对比句式。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句式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学生读完这句后,也很有兴趣地模仿这种句式写了家乡的荷塘,故乡的小溪……教学“桂林的山”这段时,我就用上该段中的几个词语,如“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连绵不断……”等词语,让学生连句成段。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仿写训练的加强,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通过美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怎样布局谋篇,克服“条理不清”的通病
布局谋篇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精心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就是增加文章亮点的有效方法。好的布局谋篇能使文章条理清晰。以《桂林山水》为例。文章以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统领全文,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两个方面作具体的描绘。结尾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遥相呼应。全文运用“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脉络清楚,起承转合,自然流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普遍能够掌握这种构段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条理也就很清楚了。
又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等游记类文章,就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并运用作者这种布局谋篇的方法写游记。
总之,美文成了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学会了观察方法,学习了文章的结构,借鉴了作者的布局谋篇之诀窍,学习了描写生动具体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悟写,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习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覃婞.试论读写结合[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2期
[2]张志霞.读写结合的几点尝试[J].河南农业,2007年1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