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漆画创作中的“偶然性”
2017-09-28武真旗
武真旗
[摘要]本文以“偶然性”为视角浅谈漆画艺术语言独特性的另一种打开方式。通过梳理漆画偶然性的表现特点以及漆画创作者对于偶然效果的创作定式,提出新的创作观念以及材料运用手法,并指出漆画创作者为此应进行的积累及基础学习。
[关键词]漆材料;偶然性;创作定式;独特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uniqueness of lacquer painting art language of another open w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gency. By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lacquer painting contingency and the creation of lacquer painting creators for casual effect pattern, putting forward to the new ideas and material used.An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accumulation and basic learning of lacquer painting artists.
[Key words] Paint materials; Contingency;Creation pattern; Uniqueness
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工艺,后独立成为一种现代绘画类型,这使得漆画具有与绘画相通的视觉语言规律。“偶然性”是绘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漆画创作中偶然性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多变,如何对待由漆材料的特点所带来的无时无刻存在的偶然效果则成为漆画创作中易被大家所忽视的重要问题。控制、避免“偶然效果”的出现或是有意为之的“偶然效果”等方式是否有助于凸显漆材料的艺术特点。在我们所现有的對漆画创作中“偶然性”的处理方式以外是否还存在更多的空间以彰显材料的张力与特点。
一、绘画创作中的偶然性
艺术创作的偶然性是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在绘画领域中偶然性的表现亦为人们所称道。漆画作为现代架上绘画中的一种,在材料的使用方式上具有相同的道理以及演变过程。对于创作者而言,动笔之前大都具有明确的构思及设想,在创作时不断地寻求眼、手、脑的协调以使画面逐步达到预期设想,熟练材料运用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严密的材料运用技巧以及成熟的顺序。如此的方式使得材料运用越发得心应手的同时,却难免缺少了出乎意料的惊喜和挑战。“将错就错”作为在创作过程中于此相反的态度则启示了另一条更加多变且多彩的道路。“将错就错”在《新华字典》中释义为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下去。在绘画创作中,此种概念并非一再地错下去,在绘画中并无绝对的对与错,而是要强调顺应变化借以突破固有程式,寻求更多的创造力。“偶然”的概念便伴随着“错”时刻出现在创作过程中并挑战着创作者的应变能力。
以我们所熟识的绘画类型油画为例,油画以快干性的植物油(核桃油、亚麻油等)作为调和颜料,依托于画布、木板或其他材质完成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油画颜料具有的较强硬度,使其在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湿润的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且立体感强,具有很强的模拟与再现自然物体的能力。对油画材料熟悉的创作者可知,在油画创作中偶然性会以各种方式出现。例如在画面上底层颜色未干时继续晕染,会使底层颜色在被皴擦覆盖的同时生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不同油质间的交融也会产生出具有趣味性的画面效果。另外,有些创作者喜欢在用笔的同时加入刮刀这一工具,将厚厚的颜料进行涂刮以形成不完全可控的肌理效果。在这些方式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手法往往比较随意放松,偶然性所激发的才情表露无遗。当代的许多油画家将传统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以及“泼墨”的方法借鉴到油画创作中,例如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他的绘画风格充满荒凉、神秘的气氛。赵无极喜欢用大面积的画布,将稀释后的颜料泼洒到画布上,颜色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互相交融,使画面具有不完全可控的偶然效果,这与赵无极先生所追求的象外之象、虚静忘我的精神世界相得益彰。
二、 “偶然性”在漆画艺术表现效果中的特点
不同绘画材料之间的特点不尽相同,所需求的偶然效果的途径也各有其差异。相较于我们所熟识的油画、国画、版画、水粉水彩等绘画材料而言,漆的材料特性使其在模拟自然状态等方面具有较大难度,也就是说漆材料的写实性表现是其艺术表现中的弱项,但在其他艺术表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肌理、色彩、质感。漆材料艺术表现的优势与劣势取决于材料以及操作的特性,同时促成了更加自然且灵活的偶然效果。“偶然性”可以说是漆画的表现优势同时亦是漆画创作中的难点所在。如何对待漆画创作中如影随形的偶然性效果,看起来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小技巧,实则关系到漆画创作中对于材料应用观念的理解以及选择。
在讨论漆画创作中对偶然性的把握及处理观念之前,有必要仔细探究一下漆材料的艺术表现为什么与“偶然性”的艺术效果紧密相连。首先,漆材料本身的材质特点,粘稠、覆盖力极强,自身的化学属性决定其有限又有力的色彩表达,其物理性质使得漆可以与很多不同质感的材料相结合等特征,使漆画的艺术表现途径与其他画种具有很大区别,换而言之,漆材料是一匹烈马,很难被创作者所驯服,所以常在人力控制之外“节外生枝”,产生无法预料的效果。其次,漆画是脱胎于中国传统的漆工艺而来的新型画种,其操作逻辑及规律受传统工艺束缚较大,不比其他绘画材料直观,复杂的操作程序以及绘制工具的多样性使其在制作过程中尽显差异,这也是漆画几乎不可能被完全复制的原因之一。例如图1为一幅素描稿,图2、3均为同一素描稿衍生的两幅漆画作品,由于种种操作原因,使得它们的最终效果相去甚远。由此我们可知漆画中艺术表现的偶然性特征可以说是非常自然的操作现象,如何正视并利用漆材料的偶然性,则关系到漆画艺术表现的更多挑战与可能。endprint
三、漆画创作过程中对于“偶然性”的处理观念
在学习漆画的初期,迫于高难度的操作压力以及高要求的创作门槛,我们以传统漆工艺的操作要求为标准进行训练,打好漆工艺的基础。在这个学习的阶段,每个操作步骤以及效果均有其固定的评价标准,漆画多以漆工艺的精细程度、严格程度作为参考。这是漆画创作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正如李可染先生曾说过绘画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于漆画的学习也遵循着同样的道理。在此阶段的漆画中对于“偶然性”的利用微乎其微,或可以说“偶然性”在此时与错误不无区别,如何控制“偶然性”的出现成为学习的重点之一。而后期的漆画创作中则大为不同,评价标准更为多元化,并非以单一的漆工艺作为标准,漆画创作也不以彰显漆工艺的繁复与精细为目的,而是体现为绘画表现语言以及情感传达途径。目前普遍困扰漆画创作者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找到并发挥漆材料的语言特性、发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在这一问题上苦苦求索,却至今难以找到令其它画种的专家们能认同的具有独特表现性的漆画艺术语言。通过反思多数漆画创作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作者运用漆材料进行创作前具有较强的特定图式意识,在漆画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操作使得漆材料的表现效果越发接近预定设想,甚至以其为最终目的,而预期设想中的图式也多以我们所熟识的画种如油画、国画、版画亦或是摄影作品作为原型。可以说此观念下的漆画创作相当于运用漆画的材料进行特定图式的转化与再翻译。此时漆画中的“偶然性”是毫无生机可言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漆材料的“偶然性”依然予以过多的控制,通过人的意念使其模仿我们所熟识的画面效果,可想而知如此循环下去势必很难在漆画艺术表现语言独特性的探索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是否存在一种方式,可以使漆画中的“偶然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使漆材料的艺术表现效果更加有力、灵活。那便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漆画创作过程中的“偶然”因素,通过对“偶然性”的开发以及利用找到漆画艺术表现语言的独特方式及魅力。例如太极拳中的“借力打力”,顺应着材料语言的偶然效果,打破既定的漆画创作顺序才能使得“偶然”的力量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具体而言,即放弃漆画创作中对于图稿的过分依赖,以漆的材料语言进行画面大体的布置,利用漆画加工过程中的画面偶然效果进行再加工创作,如此而得的漆画必定与创作前所画图稿面貌大为不同。可以说这种办法是根据漆的材料语言进行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不可能被重复的艺术品,考验的是创作者的應变力以及为了此所拥有的强大的造型基础。于创作者而言,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战斗的过程、游戏的过程,面对画面中突如其来的惊喜亦或是难题都将考验着创作者的理性取舍以及造型积淀。毫无疑问的是在这种思路的创作中仅靠一种造型观念难以应对变化丰富的材料语言,而这也将刺激着作者去学习更多的造型艺术语汇,“造型观念”与“材料语言”将在相互的作用下产生鲜活的漆画作品,漆画也将借助其材料特点逐步找到与之对应,且更为独立的造型艺术语言,以拓展艺术表现的张力及自由性。
结语
对于漆材料的探索是漆画发展的特定阶段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其最终目的并非找到“非漆不可”的表现效果,强调漆的绝对优势,漆画的特点也并非完全在于表面的效果。之所以研究漆材料语言的独特性乃是试图通过材料的特点借而找到更为不同的造型语言方式,丰富艺术表现途径从而实现艺术表现的自由以及材料的魅力。对于漆画创作中的“偶然性”研究无疑是此条道路上的方式之一,更是突破漆画创作局限的有效途径,为此所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将更加灵活更具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