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新探索
2017-09-28李万超罗红光孟凡泽
李万超+罗红光+孟凡泽
精准扶贫概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时代焦点和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全国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许多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解决温饱,而是如何帮助贫困人口扩大生产、增加收入,这需要市场各环节的参与,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例如,河北省蔚县“政府担保+金融机构+农户”、山东省寿光市“农户+村委会+金融机构”、浙江景宁创新型“政银保”等扶贫模式,在解决贫困人口融资难、增收难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16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北票市支行的积极推动下,北票市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与涉农金融机构联合,通过信贷、担保等形式,在养殖业领域推出了“1+4”扶贫模式,精准识别,因类施策,重点满足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贫困人口的生产型融资需求,推动“造血”式扶貧。该模式运行以来,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贫困农户的资金投入问题,提升了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国务院督查组的高度认可,被列为国务院24种重点扶贫模式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
“1+4”扶贫模式的简要介绍
2016年,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辽宁省北票市委、市政府借助原有“公司+农户+信贷”支农模式的成功经验,整合应用国家的扶贫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扶植政策,自主创新推出了“1+4”产业扶贫新模式。所谓“1+4”扶贫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担保,银行注入信贷资金,企业自主经营,“贫困户+合作社”投资入股,使贫困户在企业家的带领下参与投资,按期获得企业收益分红的运行模式。其中:“1”是指政府牵头主导,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工作。“4”是指参与运行的扶贫企业、金融机构、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通过政府设立扶贫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投放农户扶贫贷款、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以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租赁扶贫农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并按农户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分红返利的方式,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培植贫困户长期的收入来源,以企业生产发展带动农户致富脱贫。这种通过投资不投劳、投入有产出、入社有分红的“1+4”产业扶贫模式,既实现了扶贫工作不漏点、不漏户,又解决了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户的稳定脱贫问题。2016年,政府出资5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金,金融机构投放基准利率贷款3111.5万元,支持宏发公司建成扶贫养殖业农场11个,3092户贫困户分红获利共计463.8万元,共带动6304人脱贫销号。
“1+4”扶贫模式的新探索
2017年,北票市积极探索“1+4”扶贫模式的复制推广工作,结合区域农村经济产业特点,主动将“1+4”扶贫模式由养殖业向种植业进行复制应用,选取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辽宁联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联达种业”)作为运行主体,充分整合国家扶贫资源、政策资源、补助资源,利用“风险补偿金+扶贫再贷款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操作管理
确立运行主体。“1+4”扶贫模式是由政府、扶贫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组成的多渠道扶贫体系。一是指政府各部门,包括扶贫局、土地局、水利局、农经局等,主要负责风险补偿金的归集使用,同时为联达种业建设集中连片的制种基地提供保障措施,协调土地流转,制定流转机制,协助企业与各农户签订流转合同,为制种基地配水配电,并优先为企业申请补贴政策,助推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二是指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人行扶贫再贷款资金支持北票农信社向企业发放基准利率贷款。通过“政府风险补偿金+扶贫再贷款资金”形式,按1∶10进行配比,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三是扶贫龙头企业,选择以北票市制种龙头企业联达种业为运行主体,通过贷款资金来发展制种产业项目,独立经营,年末按注入贷款资金的7%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返利,并在贷款到期后代替贫困户偿还贷款本金。四是指扶贫专业合作社。乡镇成立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负责贫困户与合作社、金融机构、联达种业签订相关协议。精选能人担任扶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做好年度收益发放工作及社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资金管理和贷款本息的偿还工作。五是指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加入扶贫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收益,达到稳脱贫。
细化操作流程。跨产业复制“1+4”扶贫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第一步,北票市政府以扶贫资金建立风险补偿金,存入北票农信社,设立专户进行管理,用于贴息及贷款风险补偿。第二步,北票人行利用扶贫再贷款资金,以1∶10的比例进行配比,以1.75%的年利率发放给北票农信社,支持北票农信社以低成本资金为贫困户提供基准利率贷款。第三步,北票农信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由联达种业进行担保。农户贷款执行1年期基准利率,贷款期限为4年。前两年由政府部门负责偿还贷款利息,后两年由企业负责偿还贷款利息,并在贷款期满后代替建档立卡贫困户偿还贷款本金。第四步,由各乡镇依托制种基地组建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统一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银行、合作社、联达种业签订相关协议,归集资金并注入企业,供企业发展项目。第五步,北票市联达种业依靠自筹资金和农户贷款入股资金筹建制种基地,年末按贷款金额的7%向贫困户返利分红,并择优吸纳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
落实保障措施。为全力推行“1+4”扶贫模式,北票市政府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各环节高效运转。一是政府向北票农信社存入贷款风险保障金300万元,并对企业贴息2年。北票市政府积极协调各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确定土地流转机制协调征地,目前已建成集中连片、土壤肥沃、可用于现代化耕种技术的扶贫制种基地1.69万亩。二是北票市人行积极争取扶贫再贷款资金3000万元发放给北票农信社。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扶贫空间,北票人行要求北票农信社以1年期基准利率向联达种业发放扶贫贷款3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人行对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相应指标进行考核,考核达标后还可享受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降准等优惠,对北票农信社在货币政策奖励上予以支持。三是企业在土地流转补偿方面让利于农户,企业按500元/亩的价格向贫困户支付土地流转补偿款。在国家补贴方面,玉米种植者补贴、粮食直补等相关补贴全部归农民享有。企业在用工方面,优先选用建档立卡户参与生产劳务,增加收入。在雇佣村委会管理方面,对于提供服务的村委会,公司按照50元/亩给予管理服务费,增加村集体创收。endprint
效果论证
北票市在复制推广“1+4”扶贫模式的过程中,针对培育区域涉农企业的扶贫责任感、降低金融机构扶贫融资成本、破解贫困户生产自救能力不足、确保精准扶贫实施效果等工作难点,创新改进了“公司+基地+担保+补贴+信贷+贫困户”更为完善的助推保障措施。通过壮大扶贫企业来提升扶贫能力,最终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力争实现“壮企—富农—脱贫”的运行机制。
企业成本收入分析。( 1 ) 成本计算。联达种业打造集中连片制种基地1.69万亩,横跨9个乡镇。农作物制种基地每亩投资2000元,其中土地流转费500元/亩,制种村集体服务费50元/亩,土地整理农资费用800元/亩,人工杂费300元/亩,烘干、运输及配套设施(运输、烘干、包装、筛选等)350元/亩。1.69万亩制种基地前期投入成本资金为3380万元。由于制种基地参差不齐,水电配套不完善,需水电配套、田间路设施投入资金200万元。此项资金先期由联达种业垫付,政府在3年内陆续给予补偿。由于基地面积变大,为充分保证农作物种子质量,需建设一条现代化烘干生产线,投入资金600万元,先期由联达种业垫付。此项目资金已纳入种子工程建设项目,可申报资金额度1000万元。生产线建成后,投入资金由国家财政补助。因此,联达种业前期投入为4180万元,国家财政及地方政府后期补偿800万元。
(2)效益测算。制种基地每亩平均生产农作物(包括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种子产量约350公斤,按现行市场原材料价格平均在每公斤8元以上,每亩生产成本2000元,平均获利800元,因此每年1.69万亩制种基地获利1352万元,4年可获利5408万元。如按成品种子的市场价格计算,即每公斤12~15元,效益更加可观。因联达种业扶贫投入较大,国家及政府予以相应政策鼓励支持,通过政府贴息、税收减免、申报各项种子項目基金等措施对联达种业进行补偿。未来4年,联达种业可享受1600万元的项目补贴资金。
(3)发展前景。“1+4”扶贫模式在提高产生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了企业生产结构。联达种业选取土壤肥沃的连片土地作为制种主基地,增大出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态,较低的融资成本也使联达种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去开展扶贫工作。在产业结构上,促进了涉农企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深入发展。
扶贫效果分析。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合作社为依托,通过“1+4”扶贫模式定期分红来稳定收入。除此之外,贫困户根据自身情况还可以土地流转补助收入、务工收入、经营企业产品收入等方式创收,最终达到精准脱贫的目的。此产业链可使贫困户稳定长久持续脱贫,可有效避免返贫现象。
(1)土地流转创收。在实施万亩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中,涉及贫困户土地,可以直接进行土地流转,平均每亩每年收入500元,确保贫困户土地收益稳定。而且,农户拥有的土地按国家政策所得的优惠政策,公司全部让利给农户。其中,良种补贴68元,玉米种植直补140元。这样,农户每亩地不参与生产就可直接获得经济效益708元。
(2)劳动务工创收。在参与土地流转中的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优先到合作社中务工,每亩一年工时7天,工时费为每天70元,按贫困户劳动力为5亩计算,年增加劳务收入2450元,增加了贫困户务工收入。
(3)入股分红创收。企业每年按合作社注入资金总额的7%返利,为入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每户贷款5万元,四年中,贷款使用方式为5∶5∶4∶3,具体为:前两年贷款全额使用,第三年贷款保留4/5,第四年贷款保留3/5。人均年返利“(50000+50000+40000+30000)×7%÷4=2975”元,共返利178.5万元,连续返利4年。
(4)参与经营创收。入股的贫困户可以视为本公司玉米种子推销员,可在所在村落帮助联达种业推销其种子产品,其推销的业绩按每亩10元的标准予以回报。同时,入股贫困户自家用种,可享受公司成本价,降低生产成本。
(5)村集体经济创收。在开展土地流转的村落,村集体参与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等工作,联达种业将给予村集体每亩50元的管理服务费用,1000亩即实现5万元村集体经济创收,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创收渠道。
几点体会
第一,政府增信是前提。探索实践跨产业复制推广“1+4”扶贫模式,政府财政出资建立扶贫专项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既承担70%的信贷风险,又给予2年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有效破解了扶贫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防范难的问题,激发了金融机构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起到了政府扶贫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所以说,政府增信工作是复制推广“1+4”扶贫模式的前提条件。
第二,信贷支持是保障。“1+4”扶贫模式运行资金的承载主体是金融机构,推动产业扶贫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注入,更要依靠降低扶贫企业的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相应增加贫困户收入来完成。人行通过发放低息扶贫再贷款,为涉农金融机构向扶贫企业和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提供了有力保障,既破解了扶贫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又打破了贫困户入股资金筹措难的桎梏。
第三,企业带动是途径。“1+4”扶贫模式的运行主体是扶贫企业,选择好当地涉农扶贫企业是推动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引导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要坚持“双赢”思路,政策上扶持扶贫企业做强做大增强扶贫能力,责任上履行享受政策扶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社会担当,由此实现企业壮大、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
第四,脱贫致富是根本。复制推广“1+4”扶贫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通过政府牵头、金融主导、企业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综合运行方式,确保政策到位、资金到位、企业项目到位、贫困户增收指标到位。依据对扶贫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确定具体的扶贫运行指标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真实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凌源市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北票市支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