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合作 民主建班
2017-09-27龚家琳
龚家琳
“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我认为,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包含班级显性的物化的环境和隐性的班级精神两大方面。我在带班过程中,是怎样建设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呢?在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中,我主要通过小组模式,激发学生内驱力,打造班级精神,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班团委商定小组竞赛机制
1.奖励
(1)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奖励一次。
(2)在学习生活各方面被表扬一次奖励一次。
(3)奖励每次正规考试的前十名:第一名三次,第二至五名两次,第六至十名一次。
(4)奖励每次考试进步者:五十名以上五次,三十至四十九名三次,二十至二十九名两次,十名之内一次。
2.惩罚
违纪一次惩罚一次(包括学习生活各方面违纪:无故不交作业、不出操、无故迟到、早退、上课及自习违纪、扫除不认真、寝室违纪、仪表检查不合格等)。
3.评价机制
(1)各组轮流值周,值周小组负责该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记录及监督工作,在该周星期天对本周情况作总结和公示。
(2)奖励五次贴一个笑脸,惩罚五次扣除一个笑脸;一周公布一次,一个月评比一次。
(3)评比一次对获得前三名的小组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扬。
二、在推行中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逐渐优化形成班级竞争精神
一年半的实践中,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一直由学习好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人无动于衷;有的互相推诿,死气沉沉;还有的在“热热闹闹”的废话中耗掉时间,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在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1.优化组合,體现评价的公正性
小组合作,就要让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优化组合后再实行评价,进行竞争,学生会感觉公正而心态平衡,主观上能积极配合,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也能顺利开展。
2.捆绑考评,提高评价的针对性
激发小组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是促进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基础。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都以小组捆绑考评,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小组成员就能齐心协力,互相监督。
捆绑考核、抱团评价,培养了小组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通过小组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升级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班级精神
1.小组合作,布置温馨的班级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和班团委及各小组长一起,商定出班级环境的要求: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墙壁励志,班规束人;分组比拼,合作共赢。
定下要求,迅速行动。学生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方面搜集(或仿写)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周,在黑板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学生负责定期摘抄名言警句;设立了“醒悟格言”“错题解析”“比拼共进”等专栏;在班级养花,美化教室;添置班级图书桌,养成阅读习惯;开辟“青春园地”,展示活动剪影,粘贴学生佳作,展出获奖作品,刊登精当的剪报。
2.开展集体活动,打造班级精神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坚持学生主持和设计活动,使学生良好个性在活动 中得到充分表现,形成班级凝聚力。
(2)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开展“比学习,比进步,比成才”“结对子,比共进”“评优秀,树标兵”等活动,充分发扬民主评选出“守纪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卫生标兵”“学习标兵”“劳动标兵”“班级建设金点子”等,树立典型。在活动中,抓住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了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这一年多的带班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与生活。今后,我要更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反思: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小组协作研讨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它能通过合理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了中学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个好的育人环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班级文化建设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要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小组建设是载体,让每一个人得到提高,大家共同进步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