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激发策略
2017-09-27叶芳婷
叶芳婷
摘 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在学习上机械、被动、低效地“运作”着,尤其在语文学习中变得急功近利或缺乏信心。而要想改变这样的学习现状,只有找到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对症下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教育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动力;策略
古人有云:“语言者,君子之机杼。”华罗庚也说:“语文天生重要。”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在各方面的影响下,有很多学生认为语文缺失了“美”,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原因何在?追根究底,和我们教师本身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没能把语文很好地诠释和传递,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过分重视成绩、追求结果的教学,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无法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进而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积极动力,最终也就导致了厌学情绪。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这一困境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本文将从激发学习动力、巩固学习动力和强化学习动力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激发策略。
一、提升教师魅力,激发学习动力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也都说“爱屋及乌”,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首先要让他们爱上语文教师。如果一个教师具有十足的魅力,那足以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所以说,教师丰富的知识和课堂的语言魅力,正是激发学生积极求学的最直接的动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而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给学生一种心理享受,更像磁铁一样吸引他们不断深入作品,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幽默与机智同在,愉悦和艺术共存”一直是我不断追求的教学境界。教学中,时常会有个别学生睡意正浓,把语文课当成摇篮曲,这时,我会调侃地说道:“我们的同学正和周公约会,不知他是否正经历化蝶般的奇妙境遇!”这一幽默让所有学生都笑了,又在笑声中给了他们课堂行为的正确指导。由此可见,教师的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丰富教学形式,巩固学习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喜欢才能更好地学习。那么,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出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呢?
1.以课前3分钟演讲“预热”课堂
课前3分钟演讲,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以课外阅读为主,可以“看新闻”“谈热点”“评人物”;也可以“讲故事”“赏美文”“谈心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从博览群书、精心筛选,到大方自若、滔滔不绝;从侧耳聆听、用心感受,到积极思考、关注生活……课前演讲不仅激发了求知欲,增加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同时锻炼、提升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更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完全未知和早已熟知的东西都不会有太大兴趣。因此,要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导入到授课再到拓展延伸,无一不需要我们教师的用心准备。准备什么,怎么准备?那就要时时考虑到学生懂得什么、需要什么。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话引入,为学生进入情境做好铺垫;然后用各种方式营造氛围,让他们进入情境进行体验感受;最后走出文本,走进内心,重新回到现实的世界。只有贴近学生,让他们进入文本,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不然他们也就永远徘徊在文本、经典的大门外而望洋兴叹。
3.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维持学习的动力
语文包罗万象,既具备了工具性,同时兼有人文性。所以,语文课上仅仅借助编订的一些教材,永远无法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因此,语文课需要课外延伸,适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我们一般采用诵读、演讲、辩论、课本剧以及语文第二课堂的专题讲座等形式。比如:在学习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时,我们就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先以小组为单位选拔出最出色的同学,然后在这些同学间进行全班式的诵读展示与交流,他们的兴致颇高。此外,我们还开设了语文第二课堂,专门开展以“文化文学”为专题的讲座或语文竞赛等活动。这样丰富的语文课堂正好体现了“教学的生活化”,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在引起学生的共鸣之时,也很好地维持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
三、及时反馈、合理归因,强化学习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及时的学习反馈,正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授课,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成长,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感到失望和无助;相反,如果他们能及时了解学习结果,看到學习成效,就会从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动力。
学习反馈有表扬也有批评。表扬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信心,并期望做得更好;而批评能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不足,以求扬长避短。当然,我们更提倡使用“适时表扬激励”的方法。不过,教师在表扬激励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促进内在动力的良性循环。总之,及时的学习反馈能让学生正确定位,肯定自我价值,并能成为他们以后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语文是美的,但如柏拉图所说:“美是难的。”然而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从上面三个方面甚至更多的方面去创新教学策略,并不断地自我修炼、提升,相信一定能够不断激发出学生强大的语文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信心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林丰勋.教育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出版社,1984.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