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9-27王敏
王敏
摘 要:高中政治教育不仅要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更要学习当前国家、社会发生的新闻与时事政治。如果只是学习政治教科书上的知识,便变成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下,时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紧跟社会政治热点等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就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应用
高中政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但是,综合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发现大部分的教学局限于书本教学、理论教学,在趣味性和时事政治教学方面有些不足,使得高中政治教学略显枯燥、落后、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本文认为应加大时事政治在政治教学中的比重,弥补高中政治教学的弊端。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1.扩充高中政治教材知识
百年计划,教育为本。教育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在编订教育课本时是十分慎重的。一个课本的版本编订后,要用上很长时间,虽然会不定期地更新修订,但是还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但是在高中政治考试时,考试试卷上的问题大部分是以当代的社会发展为背景,以目前的时事政治来出题。而这些新兴的社会热点、政治名词在课本上是找不到的。这时,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把当前发生的时事政治讲给学生听:一是为了迎接考试;二是可以使课堂变得具有新鲜感,学生用课本上的知识去思考分析当代的时事政治,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起政治,人们就会想到社会、国家发展等高高在上的名词,觉得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很遥远。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只为了学生能考个好成绩。在新课改和现代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更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以课本上的“死知识”去分析、思考、解答当前的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
学生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兴趣不足的原因是政治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社会每天都在发展变化,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而教师如果还在课堂上讲着纯理论知识,学生会感到政治教学与社会发展有出入。这时,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弥补课本的缺陷,以举行政治专题讲座的形式,把课本上的知识和当前社会发生的政治热点结合起来,让学生用书本上的原理知识对政治热点进行分析讲解。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教学时,就可以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举办“一带一路”专题讲座,让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去分析“一帶一路”对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谈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时事政治专题讲座,学生觉得课本知识不再只是存在于理论层面上了,而是能与时下的政治热点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和热情。
2.合理安排应用时事政治时机
时事政治作为政治课堂教学的辅助,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该占用多长时间,该在课堂上哪个时间段出现,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呢?在我们对高中政治教师的采访调查后,总结出以下规律。时事政治在课堂上出现的时机为上课前的5~10分钟和下课前的5~10分钟。在一节政治课刚开始前,学生还处于上节课其他学科或者是下课娱乐的情境中,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可以以当前的时事政治为开场白,让学生对时事政治进行思考,学生有了思考的对象便能够带着疑惑迅速进入政治学习中,还能使学生对本节政治课保持充足的兴趣。下课前5~10分钟时,学生在学习了一节课的书本知识后,收获满满,觉得已经掌握了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时候也有点疲乏了。这时,教师可以以一个时事政治作为本科的结尾,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也可以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让学生验证自己所学,可谓一举多得。
3.指导学生学习、讨论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和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讨论时事政治,培养政治素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发现时事热点,收集时事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向教师提出疑惑。如最近沸沸扬扬的“徐晓东事件”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武术的思考,教师可以在《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中让学生对此事件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弥补政治教材与社会脱节的弊端,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政治知识去看待、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政治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正刚.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5(1).
[2]张玉红.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2).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