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

2017-09-27罗林彬

教育界·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数学课堂教学课堂练习

罗林彬

【摘要】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需要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在课堂练习中培养,教师在游戏当中要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这样的数学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交流意识;实践操作;课堂练习;游戏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的方法,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书本上的数学转变成现在的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教学结论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呢?

一、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新课标所提倡的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具有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作用,而被广大教师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完全一样的梯形分给每组2个,让学生合作动手拼一拼,认真观察所拼成的图形,并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小组讨论:通过观察你发現了什么?梯形与你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把你的发现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当时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很快就总结出: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之和,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而每个梯形的面积都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法进一步验证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动手拼,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等方法,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操作中自我感悟,在交流中得到进步,在探索中得到升华,合作交流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解、消化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有效手段。练习占据了数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练习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小学生的练习方式以课堂练习为主。

例如,笔者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和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性练习题:

一副乒乓球拍6元,一根跳绳3元,一个排球9元,一个足球8元。(1)小明买6副乒乓球拍要用多少元?如果用这些钱去买排球,可以买多少个?(2)小红要买9根跳绳,带30元钱够吗?(3)王老师用36元买了同一种体育用品,正好把钱用完,你知道王老师买的可能是哪几种体育用品吗?

题目出示后,我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去猜想、去推测,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轮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这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交流中迸发和闪烁,灵感在思索和争辩中出现。最终,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完成了所有的练习。

三、在游戏当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换零钱”的游戏。

先给每个学生发一些白纸做成的各种面值的道具“人民币”,然后让几名学生充当顾客,另一名学生充当售货员。顾客问:“我有1张2元钱,请给我换成1元1张的,可以吗?”售货员回答:“好的。”说完,递给顾客2张1元的“人民币”。顾客举着所得的钱问大家:“他给对了吗?”大家回答:“对了。”接着另一个顾客问:“我这也有1张2元面值的钱,现在我想换成5角1张的,可以吗?”售货员回答:“好的,请稍等。”接着,把4张5角面值的“人民币”递给顾客。顾客举着这些“人民币”问同学们:“他给对了吗?”同学们回答:“对了。”这时,第三个顾客说:“我也有1张2元面值的人民币,但我不想换成1元1张的,也不想换成5角1张的,我要换成2角1张的,可以吗?”售货员回答:“好的,请你稍等一下。”说完递给这个顾客10张2角的“人民币”,顾客举着“钱”问大家:“他给对了吗?”大家回答:“对了。”我肯定了售货员的表现后,让扮演售货员的学生说一说每次拿钱时是怎么想的;然后让同桌合作做“换零钱”这个游戏,要求充当售货员的学生换完钱后还要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做完一次后,第二次换角色再把游戏重做一次。

当时,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游戏当中。这样,通过游戏,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调动了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孙立谷,王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数学课堂教学课堂练习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