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措并举育“双师”

2017-09-27谢国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双师骨干教师职教

谢国军

【分类号】G655.1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立足岗位,办好专业,带动产业,服务社会。

一、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训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进一步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2013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近几年,尤其是示范校建设的这两年,我校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学校发展需求的实际,通过国内外培训、校企合作、教改实践、大赛辅导、技术服务等如下图的“八措育双师”途径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优化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八措”培养过程

(一)出国学习,接受先进职教理念

在职教发展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学习先进理念,跟踪国际前沿是提高职教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我校选派3名教师跨出国门,前往德国、新加坡等国参加培训。这些教师走进国际职业名校,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增长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技能,丰富教学经验,把双元制、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经验积累与分享等先进职教理念引入我校,有效促进了办学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二)国培省培,把握专业发展动态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安排和我校的积极争取,近年来我校选派了2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这些骨干教师分别在省内外的高等院校参加培训,聆听名师讲座,更新职教理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了新认识。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实训,掌握了专业发展动态,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定位了方向,有的还通过认证考取了职业资格高级工或技师认证。

(三)教师转型,适应专业发展需求

随着我校的不断发展和专业不断变化,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急需加强专业培训和教师转型。几年来我们组织大批转型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组织的市级培训。转型教师通过培训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弥补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保证了教学需求。有的转型老师现在已经逐步成长为“双师型”专业教师和骨干教师。

(四) 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整体水平

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培训,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对教师进行行业前景、企业需求、专业发展新技术培训。例如学校聘请教育部职教所邓泽民教授、省职教所张志增研究员对老师们进行职教理念、方法培训;聘请河北省CEAC信息化认证管理中心主任范胜英教授、神州数码网络讲师王博等行业、企业专家对计算机部专业教师培训等。

除此之外,学校还在校内组织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学科带头人带领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互相听评课,技能赶帮超,促进专业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共同提升,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五)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双师素质

两年来,我校积极选派8名35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安排的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项目,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況,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对改进实践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把“双证”提升为“双能”,培养教师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成为符合职教需求的真正“双师”素质教师。

(六)教改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要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前提与保障就是专业师资队伍。两年来我们坚持组织专业教师以市场为导向,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数字共享资源建设及课题研究等工作,不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专业师资的科研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七)以赛促训,提升师生综合能力

为切实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每学期都组织校级学生技能比赛和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和教师参加省、市技能比赛,从而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多名教师和100多名学生在省级大赛中获得奖项。通过大赛既展示了职校师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又印证了专业师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八)服务社会,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体现职业学校的服务功能,学校大力开展了社会培训和技术下乡活动。如企业职工素质提升培训,退伍军人、下岗职工转岗、再就业培训,开展了科技下乡、下企业等活动。通过这些培训和技术服务,不仅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办好一个专业,带动一个产业,更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四、主要成效

(一)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

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期内,通过校内外培训和校企合作及企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专业教师中新增技师10人,高级工20人,获得企业、行业认证的达50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提升到100%,近20名教师取得2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塑造了一批名师、骨干

通过名师塑造工程,涌现出一批国家和省市名师,其中张娟老师被评为全国职教名师,宋素智老师被评为河北省职教名师,许栋芬、丁艳梅、卢金辉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三)课程改革效果明显

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由“双证”向“双能”发展,并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实践。两年来,我们共完成了10门精品、核心课程建设,开发了48本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正式出版了5本教材,完成了73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的建设,课程改革收效明显。

(四)技能大赛摘金夺银

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近两年的省市大赛中,我校共取得20个团体奖、120个个人奖,22名专业教师获评省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五)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开展的免费培训、短期培训和科技下乡、技术服务等活动,每年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5000多名,发放科技资料10000多份,不仅服务了社会,提高社会人员技术素质和劳动效率,还为学校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体会与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的关键,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双师型”的评定标准问题。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造成了证书式“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实践相脱离。

二是在评优、晋级、职评方面,学校也没有给予“双师型”教师更多的激励政策。教师进企业会影响工作、生活甚至收入,因此不想去;学校教师缺编,也不愿意让教师进企业;企业态度消极,不愿意接受职校教师,导致专业专任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技能培训、资格考证、业务进修等工作缺乏内在驱动力。

三是“双师型”教师引进的渠道不畅,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职业学校想招的企业能工巧匠或高技能人才很难进入学校。

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师骨干教师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