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2017-09-27余瑛
余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的价值追求,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学生党员是这个群体中的先锋模范者和价值引领者。加强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校思政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探索大学生党员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制度建设等方面起到率先垂范、模范引领作用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分类号】G64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大学生党员群体是高等学校中优秀学生的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先锋示范和价值导向作用,切实增强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自觉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入脑入心,引导大学生党员发挥红色领航的作用,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引领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党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的地位,强调融入,就是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融入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里,融入到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到个人价值观形成意识里。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里,全方位融入到大学生头脑中,使学生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全方位提升,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讲课方式,以帮助学生党员消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创新教育思维,尊重大学生党员教育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党员自觉内化核心价值观内涵。另外,可以创新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发挥网络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一方面可以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学习阅读课程;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 模范人物大力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内化于心的同时做到外化于行。
二、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增强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基固本
(一)完善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机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支部中的指导作用
学生党支部应该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通过学习教育活动, 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核心,以学生党员发展需求为落脚点,重点发挥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对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传帮带”的作用,拓宽视野,提升党性修养,督促学生党员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永葆大学生党组织的活力,不断加强基层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二)改进学生党员培育实践形式,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核心价值观的主旨在于实践,在于大家自觉行动。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注重实践的活动形式,实践活动的活跃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率先垂范,组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多提意见,实践想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宣传舆论氛围。要让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从理论逐步向实践转移,在社会实践教育中锻炼党性,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师生群体中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
三、强化学生党员模范践行的思想和意识,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一)塑造典型,争做思想政治的领航者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里面的先进群体,在思想政治、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各个方面都要成为先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既要符合学生学生的身份,也要符合党员的素质要求。因此,大学生党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校园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大学生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广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 领悟其本质内涵,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二)端正作风,争做制度建设的践行者
现在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但前提是大学生要守规矩,即严守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校風、学风、考风、日常管理各个方面学校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大学生的随意性越来越强,个性也越来越强,在制度面前,很多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面对他们的违规,轻者给予处分继续留校观察,重者直接开除学籍。虽然感慨于他们的父母以泪洗面,心痛于他们十年的寒窗苦读,却落得今朝一无所有,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面前没有情面。因此,大学生党员要争当制度建设的践行者,带领广大学生遵纪守规,做一个公正、诚信、友善的合格大学生,共建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
(三)学以致用,争做校园文化的营造者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提升内涵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学生参与最直接、体验最深入的教育形式,因此,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学子的成长成才。大学生党员作为优秀群体,其道德素养、文化理念、艺术品位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正确引导价值取向,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四)率先垂范,争做社会实践的先行者
理论学习最终要落到实践育人上来,高校要与社会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学习访问等活动,带领学生党员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在实践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将自己的认识传播到各个领域。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立身立业之本,指导个人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 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绚丽光彩。”这是党中央对广大学生的嘱托与希望。大学生是最富有理想和报复的群体,处在人生最充满希望的年代,只有在现实中脚踏实地践行与奋斗,才能在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立身立业之本,只有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践行,才能让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梦和个人梦得以实现。大学生党员是“正能量”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传递者,一定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各方面率先垂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发,2015,6:87-88.
[2] 谢璐妍,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2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