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精品课程《道路工程制图》建设与实践

2017-09-27张世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研究与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进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省级精品课程《道路工程制图》的建设为例,探索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其他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助推精品课程的改造升级。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研究与实践

【分类号】U412.5-4

引言:《道路工程制图》是我院交通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自2007年被学院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以来,课程组教师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宗旨和目标,以课程培养目标为核心,对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矛盾,顺利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补充教学设备,购置教学模型,改善教学条件,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道路工程制图》课程于2011年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张世海老师也于2014年被为甘肃省教学名师。

1.建设思路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涵、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革《道路工程制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编写项目化教材,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打造一流的课程教学团队,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道路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并在省内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程。

2.建设手段

《道路工程制图》精品课程建设采用武汉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我院定制的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分为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两块,前者是静态页面,重点反映课程和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视频、建设规划、政策支持、申报书等;后者是动态网站,可嵌入教学课件,视频、动画、三维模型等内容来满足教学需求,也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随时添加项目或对已建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逐步完善和积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3.建设项目

3.1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组教师多次深入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收集工程项目资料、现场咨询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听取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胜任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分析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职业群、岗位面向和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讨论确定了课程应加强和删除的内容、课程的核心能力以及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增设的实训项目。最后,根据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与空间想象构思能力、形体的表达方法和专业工程图等四个模块,共31个教学项目,并制定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

3.2教材建设

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组教师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教学特点,依据《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于2008年编写了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道路工程制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道路工程制图习题集》,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多个专业使用。2011年,在2008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岗位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与整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以典型和常见的工程结构物作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重新编写了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形态新颖、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工学结合、能力培养为主线、融“教、学、做”于一体的《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教材和与之配套的《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练习册》,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之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3.3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灵魂,是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的主体,是保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将继续提高团队成员的双师素质,选派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措施和制度,实行“导师制”,坚持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精心指导,由课程组定期进行听课、评分和指导;在参与教学的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课程组教师均通过了学院组织的首批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双师比例达到100%。

3.4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课程组成员结合实际,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大胆尝试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

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在讲解几何作图、基本规格、点、线、面及基本体的投影时,由于其作图相对简单,采用教师现场作图讲解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观察作图过程,明确作图步骤,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组合体的投影、剖断面图、标高投影和专业图部分,由于图形复杂,作图费时,且效果不够理想,采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将构造物用三维视图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其构造和特点,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体化,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直观性强,能够用较少的学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自始至终以“体”为中心,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原来按照点、线、面、体顺序进行教学改为由体抽取点、线、面进行教学,由三维形体出发分析体上的点、线、面并绘制投影图,不仅符合认知规律,便于理解和记忆,更主要的是把点、线、面的投影与立体的投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确点、线、面的投影与立体投影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点、线、面投影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由线想面,由面想体的能力。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有意识地设计课堂讨论、课堂训练等环节,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为学生开辟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和精神饱满地进行听课和思考。从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不愿参与或被动参与和机械接受的不良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3]。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地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在团队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3.5网络资源建设

课题组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需要,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电子讲义、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视频库、动画库、习题库、模拟试题库、教学视频等,几乎涵盖了道路工程制图的所有教学内容,且具有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演示效果良好等特点,不仅为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在原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又对课程基本教学资源、拓展資源等进行了补充完善,正在参加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选。

3.6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新建了《道路工程制图实训室》,补充组合体模型、定制钢筋骨架、购置全套的路线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等标准图,开发了组合体测绘、读图和钢筋绑扎等实训项目,较好地满足了实训教学需要,强化了实训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各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

申报成功之后,普遍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精品课程网站的内容基本上还是申报时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站部分教学内容过时、老化,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一些精品课程质量相对下降,已经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精品课程,因此点击率低,几乎无人问津。

精品课程建设申请是愿景,建设是过程,成果是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赶时髦或跟风,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心血来潮就想尽办法申请,而申请通过后,在实际建设中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因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时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而产生畏难情绪,致使不少高职院校在一时的利益权衡下打了退堂鼓,结果精品课程建设成了一片有人占而无人开辟的“荒地”。可见,要建设精品课程,非得下苦功不可,否则,将以半途而废、徒劳无功而收场。

4.2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教育部已经连续3年发布文件,要求精品课程网站登录要取消密码、口令,然而仍有精品课程无法自由访问。此外,由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单位担忧发生知识产权、版权的问题,当申报成功之后,立即拆掉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使得进入名义上的精品课程网站之后,未能访问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利于向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4]。

很多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好后,只是挂在了学校网站上,没有在校内开展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更没有对外推广,使得真正把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课外拓展、自主学习来使用的人很少,大部分学生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更谈不上享用这种资源,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处于半封闭状态,客观上造成了职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4.3与专业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如果仅把“精品课程”做成一种“精品”,就只能当作花瓶一样来欣赏,而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实用的课程,如果偏离了目标,建设起来的精品课程脱离了专业课程建设这一基础,就失去了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结合教学和课程特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中难以实施,久而久之,大家对所谓的精品课程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精品课程建设的真正意义。

4.4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作用发挥不足,难以保证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

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存在纸上拼凑教师团队,实际上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为了满足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到处招兵买马,网络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把他们的工作简历、职务职称、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情况填写在申报表上,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旦申报成功,这个团队也就自然解散,不利于精品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

5.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团队合作长期追求的目标,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和排头兵,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部门务必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院校领导和教师放眼未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使精品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让精品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转换为共享的资源空间,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身,要根据课程建设和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连续性、示范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OL].(2006.11.16)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普荃. 省级精品课程《道路工程制图》建设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第十三期.188-190

(作者简介:张世海(1964-12)甘肃白银人,副教授,工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道路桥梁与工程图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与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TBL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