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女教师的蜕变

2017-09-27秦万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新课程教材

秦万琼

教师的成长是一种美,经过20年的磨练,我如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如花园里悄然绽放的朵朵花儿,为教育百花园抹上一缕亮丽的春色。人们常把默默奉献的教师誉为米蘭,我就是绚丽多彩的百花园里一朵小小的米兰,虽不起眼,却也默默吐露着自己的芬芳。在教育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让更多的学生到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这20年,我辛苦付出,一路撒下了多少汗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回想我的经历,我想好好的把它记录下来。

1995年我走出大学校门,信心满满的走进渡头初中,满腔热情的开始了我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在初中生物学科是人们眼中不重要的科目,因此上课秩序非常的糟糕;任凭我在台上说得多精彩,学生们讲小话、搞小动作、睡觉的,严重的打击了我的热情,让我委靡了好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学校严重缺老师,我改任语文教师。语文课堂上,学生稍微有了起色,但是我还是发现我的课堂和其他老师的课堂有相当大的差异。我反思自己,这时的我是懵懂的,于是我开始从身边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取经。语文教研组最有经验的教师在我们年级组,机会难得啊,我征得了那老教师的同意,在他的课堂上,我就像他的一名学生,孜孜不倦地吸取着他的教学精华。除了听他的课,课后我总会找机会向他请教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的教学历程就是这么开始的。这个阶段的教学带有很强的模仿痕迹,模仿老教师,教材怎么写自己就怎么上,没有自己的主见,没自己的特长,缺乏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这样的模仿,持续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教得并不快乐,教学进步不大。这期间我换了2所学校,教学上都不突出。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没自己的风格,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2006年,我来到了两江中学。这时候生物学科是高考科目,学校严重缺教师。我新手上来就担任了6个班的生物教学。重担在身,我发现原有的教学已经不能胜任。我必须改变,找到适合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大力培养我们青年教师,给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名校老师的经典课堂、新课程改革的创新课、优质课比赛等)。学习回来后,我没有生搬硬套,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选择;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创新。

现在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和张扬个性,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倡导教师“我的课堂我做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新的使用教材。正如严济慈先生说的:“青年教师上课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我,这样才能发挥的有声有色,才能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同学们看你的眼色、神情才能被吸引住。”我现在的课堂和原来的课堂,可以说是完全换了一个模样了。记得2006年的课堂,我拿着课本和练习册,紧张的站在讲台上,眼睛盯着的只能是课本和练习册的答案,根本就不能顾及学生,他们在做什么,是否能听懂课,是否能独立完成作业等等。学生问我的问题,我担心自己是否讲错,我比学生还紧张。课堂上完全没有轻松快乐的气氛,学生感觉沉闷压抑,成绩自然理想不到哪去。那时候我走出去,没同行认识我,更不用说我所任教的那所学校。而现在的我非常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学生看到我脸上自然微笑,课堂气氛顿时就轻松了,学习起来非常的热情,讨论非常的激烈。我们一起画知识树,一起改正选项中错误的词句,一起讨论实验应该怎么安排才合理……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牢固,能力提升得快,成绩得到了飞跃。我走出去,别人问到我是哪的,我自豪的说“我两江中学的。”他们都说“那是个很有实力的学校。”

没有厚积,不可能有薄发,没有深入,不可能有浅出。深厚广博的知识营养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学习型社会中,需要我们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终生学习必将贯穿人的一生。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中小学教师的学习伴随着教育教学生涯的始终,教师要想取得深厚的学养、扎实的专业、渊博的知识,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名师学习,通过各种渠道,集百家之长,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自身专业得以成长。人只有学习得精彩,才能生活的精彩;只有学习得成功,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在学习中,我焕发了新的生命,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教师经常性的学习和反思有助于教师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更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通过学习,吸收新知识,主动进行自主研修,提高创新精神,新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联系社会和科技发展,具有时代精神。在学习中滋养自己的底气、在思考中获得灵气、在实践中造就自己的才气。

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最美的。”同样,在教学中,有风格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艺术美的境界。这种美的境界,不仅标志着教师的教学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由于自然地表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就会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才的巨大力量。

过去的十多年的教学,在行为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我都没有静静思考自己教学上的利弊,没有很好的总结自己在教学上的优劣。直到参加了骨干教师的培训,阅读了《教师成功的十大秘诀》等书籍,才好好的反思、总结,把自己的风格确定下来,让自己的教学更鲜明、更适合学生成长、也让自己的教学更完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的完善教学风格,成为学生眼中最完美的老师,生物课堂是他们一辈子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阳春兰. 《我在培训中成长》

[2]何花 《万紫千红都是春——浅谈教学风格与个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谈谈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关系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