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9-27张红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张红云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合作策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数学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给学生打好牢固的学习基础,学生今后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轻松自如,因而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运用分组教学法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开展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压力要高于其他学科,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单一的教学方法让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变得枯燥和乏味,不但不能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反而更加重了学生厌恶学习的情绪。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可以为教学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被动转向为主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表面化,缺乏实质

小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但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小组合作中,好学生都扮演着“小教师”的角色,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一是因为本身的性格和学习基础,感觉自己如果说的不对,会受到小组其他成员笑话,第二是好学生在小组中占据着话语主导权,因而小组讨论变相成了教师只从好学生那里听取意见和观点的简单的教学形式,第三,小组成员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打击了部分成员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前缺乏指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都不是很明确,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课堂,在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只习惯于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内容,简单的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而这些学习的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却没有较好的针对性,引发不了学生进行积极探究学习和积极性。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知识点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或者说是较强的逻辑联系的,如果小组讨论的知识点过多、过散、过细,就会形成对数学系统知识的缺失,以致影响学生对数学系统概念的准确理解。这是要求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把握课标,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指导。比如在学习小学加减乘除法的时候,运用小组讨论开展教学会有很大的不适应性,但是对分数学习或者应用题学习这类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就非常大,能够很好的适合小组讨论的开展,在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维培养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要适量和适度,如果开展过多,会给学生养成投机取巧的坏习惯,学生会运用讨论时间做一些和学习关联性不大的事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最终耽误了学习。

(三)教师课堂调控不到位

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对于学生遇到的困惑不能及时发现和指导;有的教师对小组间合作和交流控制不到位;合作过程中,谈论的主题偏离,甚至把小组合作课当成谈话课,教师不能及时的控制和引导学生回归正题,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参与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和教学的参与引导关系重大。所以,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最好深入学习中间,通过巡视、参与、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另外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指导,比如在进行两位数乘法的时候,学生对于进位方法掌握不好,小组谈论学习中学生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平时的做题方法,有的学生提供的方法可以值得大家参考,但是有的学生提出的学习方法不值得推崇,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教学节奏,在不打击学习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上,妥善的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题,合作学习中只有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教学活动才会变得更加有效。

(二)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结合运用

小组合作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性,但是如果能够把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结合在一起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小组学习本身是需要学生有自己探究能力才能控制整个小组活动的学习步骤,比如,在学习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会三角形的计算,那么学生就要思考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根据关系能否推斷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学生发现,两个正三角形正好能组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在思考和理解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在知识碰撞中,让讲解更加完善,使小组学习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很多方面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对等,造成学生对于教师有一种距离感,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到的知识不能灵活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比如,在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就需要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有24只鸡,鸭子的数量是鸡的2倍,让学生求解鸡和鸭子一共能有多少只。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仅仅要掌握每一个已知条件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更要了解24只和2倍数之间的关系,还有这两个数字对题目的作用,同时老师可以运用简单的线段图表对数学开展直观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审题效率,可以为接下来的解题提供更加直观和有力的保障,并且提升学生对应用题的感知,当学生能看懂题后就能提升自己对题目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能得以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彼此沟通,不要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学生能够自主的开展数学学习,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合作已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恰当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黎明.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才智.2015(15):13-14.

[2]郭淑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 [J].中国校外教育 .2015(06):1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