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政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内涵正向效应的策略研究

2017-09-27刘芳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

摘要:廉政文化能够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凝聚城市跨越的“正能量”。本文立足徐州市各行业蕴涵的丰富廉政文化资源,努力探寻具有徐州特色的廉政文化的精神实质。通过探求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对徐州城市内涵的正向效应,谋求构建廉政文化内化为城市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操守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廉政文化 城市内涵 正向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0

廉政文化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廉政理念、知识和案例,在全社会树立廉洁为荣、贪腐为耻的价值取向,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丰富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必须承认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一部分人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出现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行为,社会风气受到污染,主流文化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开展,有助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对树立健康的社会风尚,引导人们思考何谓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廉政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内涵的重要意义

1.廉政文化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民主法治的必由之路

数千年来中国历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势文化和“官本位”思想。这种衍生腐败行为的落后文化和思想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格格不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推进产生极大的负能量。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铲除权势思想,批判与市场经济、民主法治精神和要求相违背的落后思想,使廉洁理念根植于头脑,廉政观念伴随于行为,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四个全面”重要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打虎拍蝇,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和进展,一些领域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已经初步实现了“不敢腐”的阶段性目标,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惩防腐败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这就导致在一些部门和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频发。一些重大腐败案件,特别涉及高中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和小官巨腐的案件,影响及其恶劣。除了加大对那些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的惩处力度以外,我们应该意识到,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可以通过文化自身规律和渠道,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廉政理念渗透到社会领域的诸多方面,使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们在廉荣贪辱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达到在源头上杜绝权力寻租、预防治理腐败的目的。

3. 廉政文化建设是徐州站在历史新起点开创 “两个率先”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徐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确立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的发展新定目标,开启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的新征程。要想新的起点上开创徐州“两个率先”新局面,势必要求加强我市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创设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二、廉政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内涵正向效应的策略

近年来,徐州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领导力量、建设机制、工作内容和领域拓展等方面,做了大量作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必须指出的是,廉政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依托新媒体构建徐州廉政文化建设新模式,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规律,打造廉政文化运行的新机制,成为我们必须直面和思考的新问题。

(一)打造立体化信息传播模式

1.强化新媒体反腐倡廉的互动功能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泛指利用电脑、网络等新科技进行信息传播的平台。新媒体主要有数字杂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与传统媒体在形式、内容和类型上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如果说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是宣传徐州廉政事迹,建设廉政文化的基础平台。那么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微博、微信、贴吧、人人等互联网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实时性和便捷性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等传播途径实现自我表达的价值追求。人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的信息传播和互动,使得信息传播主体更具广泛性、传播内容更具时效性、传播方式更具交互性。以微博为例:其问世伊始即以其低门槛、便捷性和即时性的传播特点得到广大受众的亲睐,也很好地契合了廉政文化传播对时效性和便捷性的要求,许多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正是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开展的如火如荼,2013年3月,人民网与龙虎网曾经联合主办了“钟山清风”杯廉政微博大赛,活动启动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赛事进行的一年半的时间中,参赛的各类微博作品达3500余件,涵盖微小说、微寓言、楹联、视频、漫画等各种文学形式,既弘扬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主旋律,又鞭挞了腐败丑恶等负能量,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的束缚,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我们应该抓住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将廉政文化进行能动的宣传与传播,使廉政文化的传播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在新媒体互动的传播需要将宣传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内容可以更丰富,更多样,同时可以根据群众的需要进行调整文化形式,可以是互动调查,也可以设置讨论平台或者论坛等等。通过互动将廉政文化-廉官—群众—网络等要素能动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传播平台系统。在这个全新的互动系统中,各种要素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作用,形成一个快捷的、连续的、多样的传播途径,同时这其中既有网络与人的互动,又有認知和情感的互动,从而使廉政文化在这种高效、多维的互动中真正影响社会。endprint

2.优化廉政文化主题传播途径

纵观新媒体的发展,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海量+碎片化+RSS:个性化的信息传播与整合平台;二是多级传播+跟随性+交互性:聚拢信息消费者的社交平台;三是低门槛+便捷性+即时性:开创全新新闻模式的“融媒”平台。人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最具时效的消息。此外,在传播信息方面新媒体具有强大整合功能,它将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及时通讯工具等进行了对接,不管你使用哪一种信息传播工具,都可以直接通过平台的对接,随时更新、查看和分享最新鲜的内容,使信息的发布变得更高效,更迅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内容更具时效性、广泛性、交互性的特点,因而其在文化宣传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有的为了宣传而宣传,背离了使用的初衷。因此在借助新媒体时一定忠诚于客观事实,有的放矢的将新媒体与廉政文化传播相结合,坚持为廉政文化宣传做好服务。

(二)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要有必要的投入,缺少任何经济投入的廉政文化建设,就缺少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将无从谈起。针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如资金短缺、经费不足、设备陈旧的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扩大资金来源,逐步把廉政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廉政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要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企事业单位自筹和社会各方面赞助为辅的廉政文化建设资金保障体系,拓宽廉政文化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投入。此间,要特别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林学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理论学习2009(1).

[2]刘新华.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3]郑又贤.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东南学术2007(3).

[4]张雯.运用网络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产业2010(12).

[5]中国江苏网.廉政微博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3/11/020485667.shtml

[6]徐州市纪委.徐州监察局 勤廉风采

http://www.xzjj.gov.cn/class18.html

作者简介:刘芳铭(1980—),男,江苏徐州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5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徐州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项目编号:15XSM—15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
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关于反腐败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探讨
创建廉政文化助推国有企业发展
西柏坡精神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以国学经典为支点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刍议廉政文化在构建惩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