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7张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小学教学策略

张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和人本教育的提出,适应学生发展且创新高效的教学理念受到大家欢迎与推广。“少教多学”作为一个教学理念,一种教学策略,一套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少教”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教学,能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开放、更自主,更科学。本文基于作者实践教学经验,首先对“少教多学”内容进行阐述,然后对“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教学过程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少教多学 小学教学 策略

【分类号】G623.2

一 “少教多学”模式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新加坡在2004年正式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概念。“少教多学”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它意味着老师的教要教在点子上面,要教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也就是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的知识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从教的时机选择来看,老师应该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只是在学生最困惑、最需要的时候,给学生以点拨和帮助。

二“少教多学”在小学教学实践中问题

1 传统教学观念滞后性

虽然新课程教改工作已经推行多年,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的职责重点是教,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学校考核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在这种环境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灌溉和讲解。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来讲课,来出“教学成绩”,“少教多学”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颠覆。

2 学校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学习。但纵观学校评价标准,学习成绩成为考核学生和教师最大指标,学校管理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其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性,从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属性。其次,单一机械的评价手段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评价陷于被动评价之中,不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实施课堂“少教多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老师更好的主导学生学习。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效;学习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方法。

三 “少教多学”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坚定“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决心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研究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转变校长及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定“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决心,完善小学考试制度,加强学校“反思”性文化建设,从各个方面能够最大化的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

“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实现不同的教学模式与特定学生与课程的有效结合,并不断改进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突出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着眼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学生个性,以人格塑造人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沟通、学会求知、学会共处,进而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另外,教师还需要强化育人教育,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模式与教育经验,理解学生的根本需求,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教育与民主法治教育,提升学生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三)“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1、情境创设策略

良好的情景创设,能唤醒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使师生很容易做到在知识与方法上的同步,能使学生立即进入该知识的原有学习环境中,实现师生在思维上的同振,因为学习已经没有了陌生感,于是,也易于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唤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学习欲望。

(2)信息化教学策略

可视化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目不可及的事物变成眼前的事实,这样多种感官刺激,可以使学生的信息更容易在头脑中提取的同时,也易于建立起概念之间的的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记忆能力都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可视化教学在今天智慧教育云学习系统的支持下,变得非常简单易行。

(3)系统化设计策略

“少教多学”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一定是与课前、课后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学情了解基础上的学情分析,才会使得课堂教学的设计针对性、适应性更强,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

(4)合作探究策略

依据“三还”学习观,合作学习既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社会性培 养的过程,因而,合作探究学习是“少教多学”课堂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中有同质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异质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这里可以是按照自然座位分组,也可以按照興趣、能力、话题、性别等分组。当然,师生间合作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合作方式。教师需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主题任务,依据需要分析学生的特征,进行科学的任务分配,充分考虑课堂中易于组合的桌椅以及为小组配置的公用展示工具等。

(5)环境控制策略

学生的学习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教室里的墙体、桌椅、照明、温度、背景音乐等物质环境要给学生以安全感,并要设计出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则是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如果心理环境是彼此信任、尊重的,那会让学生在思维、情绪、生理上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

结语: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新常态下小学教学管理必须坚守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是推动整体教育实现科学、规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谢彩云. 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分析(J)学周刊. 2015.2

【2】周国军.“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小学教学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