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

2017-09-27毕爱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课堂效益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毕爱花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我们乡镇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班班通”工程。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已成一种教学手段,最常用的应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计算机结合的同时,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教学也因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得到优化。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能突破教材重点、难点,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两者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技能,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课堂效益

【分类号】G623.5

所謂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效益,就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来,让数学课更加生动,有趣、高效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信息技术能以其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我带领学生进入轴对称图形的专题教学网站,专题网站里含有丰富的资源,轴对称的建筑物、植物、动物、工具还有各种漂亮的轴对称剪纸、窗花,学生们被这些信息所吸引,不仅对轴对称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对轴对称图形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网页中把实物图抽象成数学图形,配合一些揭示轴对称的图形本质的动画演示,学生学习又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轴对称的相关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拓宽了视野,了解了社会,了解了自然,更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搜索,发现了轴对称图形在人们生活中美妙的作用,了解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知道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而且通过搜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特有的优势,化难为易,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数学思考,是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拿利用多媒体来说吧,多媒体课件用动态演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适当的加以应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过程中,在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运用语言的描述来完成的,最好的也不过是借助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学生只是感性地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理解为什么正方体就是特殊的长方体,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克服了这个缺点:我在授课时就借助于多媒体,先让学生们看到一个长和宽都很明显的长方体,然后用动画慢慢地逐渐将长缩短,一直到长和宽相等,这时学生就很容易明白长方体如何变成一个正方体的。由此将正方体的形成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演示过程就很快明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效果远比我们老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要好的多,学生也记得牢。这一环节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在课堂上注意力也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图形,深化理解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的知识较难,特别是有些计算公式的推导对于小学生而言难以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借助与观察、比较,分析等手段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时,学生虽然可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把圆沿着一条直径平均分成两个半圆,再把每个半圆平均分成八等分后拼成一个图形,可学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上下排列,用不同的两种颜色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分别向两边展开,两半圆慢慢向中间移动,并拼插在一起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课件再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近似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能转换成一个等面积的长方形的。这样一来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又渗透了无限分割和无限求和的思想方法。

四、运用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实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确实为我们教师上课提供了很多便利之处:如有时上网下载一些比较好的课件,上课可轻松了,只需动动鼠标,敲敲键盘,电脑的播放就可替代教师的讲解。这种现象是否体现了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优越性,是否有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不可能。因此,摆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应用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的是一种观念和理念,只有在先进的观念和理念的指导下,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辅相成,不要局限于既定的模式,才能创新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的新方法,真正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小学数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效益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立足班级特色,预设有效课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