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研究

2017-09-27潘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化学生态

潘锋

摘要:初中化学课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影响,也对课堂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则放在了化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和研究方面。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课堂逐渐将学生、知识和学习大环境结合起来,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这就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原因。而化学课堂上能够实现将学生、知识点和学习大环境相结合的途径就是“化学生态课堂”,化学学习的大环境就是生态环境,所以化学作为实用型学科,对于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是极高的,所以,化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在化學教学改革中早日实现,就对学生越有利,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之一。

关键字:初中化学、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当今社会的经济和科技都在飞速发展,这也就为当代的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化学这门学科,要求极为严谨,又要求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就体现出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只有使学习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更贴近生活,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易理解,也能使学生试着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这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

初中同学初次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并不会真正地了解化学,这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最佳时期,老师可以利用化学神秘,变化莫测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只有将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的兴趣培养起来,才能进行主动性学习,化学生态课堂的创建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生态课堂创建的人性化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所以,揭开化学神秘面纱的同时还需要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所以,就要利用化学的实验课来实现这一点,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内容主要有:实验药品的取用,S的燃烧,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粗盐的提纯等。这么看来,初中阶段的实验内容属于比较简单的基础类型,主要任务就是让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当中了解各种元素或者混合物的性质,既使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又与生活、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只要是化学实验都或大或小的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尽量不免操作失误。在实验之前,老师一定要强调实验的细节,并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好声明。利用实验的方式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推进化学生态课堂的创建。

二、给化学知识穿上形象的外衣

只看课本上的化学知识点,会感觉到枯燥和乏味,但是创建化学生态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将化学知识点与生活环境相结合,这就是给化学知识穿上形象的外衣,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体会到化学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说在学习化合物的燃烧中可以虚拟生活中的实例,提出问题,如何在生活中判断一件羊毛衫的真假?那么,根据实际经验,看面料是无法分辨真伪的。这时就需要搬出化学这个神秘武器,取衣服的一小部分,将其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就可以很简单地区分真伪了。还有很多问题是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因知识有限,之前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发酵后的面里面添加碱水之后,蒸出的馒头为什么会比较松软?面包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孔?洗衣液洗出来的衣服为什么比洗衣粉洗出来的衣服要干净?炒菜时,油锅为什么会着火,这时该如何灭火?……生活当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往往学生都没有经过仔细思考,所以,在化学课堂上将它们提出来,并一一解释,既可以增强化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贴近生活,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真正内涵。将抽象的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具体化问题,并解决,就是给化学穿上了形象的外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生活互利共进的前提,不仅要在学习当中体现出学生的重要性,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思考,采取学生最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当中的问题,老师都应该有耐心地解答,因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会与化学有联系,比如说,之前我有一个学生家里以做豆腐为主业,该同学课下向我询问,豆腐的制作原理是什么?怎样才能高效、高质量生产?我运用化学有关“蛋白质”的知识对他进行讲解,当黄豆里的蛋白质在水的作用下形成“胶体”溶液,溶液加入氯化镁或硫酸钙(卤)时,蛋白质分子聚在一起,再抽干水分,就做成了豆腐。这样,我既解决了他生活中的问题,又学习了相关的化学知识,真正做到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此外,我与他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也都会积极参与进来,还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我都一一仔细地进行解答。他的化学单科成绩也有很明显的提高,我认为,师生关系就是化学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生态环境之间连接的一条纽带,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二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既解决实际问题,又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实现具体化,所以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是一举多得。

初中的化学课程,是在为今后的高中化学的学习打基础,所以初中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和学习简单物质的基本属性,这个阶段的化学学习是记忆大于理论研究,那么,实现化学课堂的生态化假设,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化学的生态课堂与当今社会不断强调的生态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建设是化学课程研究的主要课题,也是研究的目的,而化学研究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二者之间互相关联的紧密关系,就注定了创建化学生态课堂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利用带有神秘色彩的化学实验解开化学的面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生活中频繁出现的实际问题,给抽象的化学知识初上华丽的衣服,使之具体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知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那条纽带,在化学生态课堂的创建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理念。

参考文献:

[1]. 孙晓静.中学化学课堂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07

[2]. 张顺清.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化学生态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