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科学课的有效记录

2017-09-27黄利利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形式多样优化科学

黄利利

【摘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有许多项目直接与科学研究记录有关,如:“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会做简单的定量记录”、“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等等,这充分体现了记录在科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课学会做记录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科学课记录”是指学生在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形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它既包括客观形式的记录过程,又包括主体内在的思维活动中,是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动态“隐性”过程。具体形式包括:观察记录、统计记录、调查记录、测量记录、动植物成长记录、信息收集记录、检测记录、实验记录等近十个种类。

【关键词】科学 ; 有效记录 ; 优化 ; 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184-02

“科学课的有效记录”要求学生在科学课收集整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首先做到及时,在探究发现的第一时间作好记录;其次要“忠实的记录研究事实”,就是在记录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避免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应讲究真实性;再者要求记录者能通过记录所获得的信息,能进一步分析事实隐含的理性内容。因此做科学课记录无疑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一些科学现象,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也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另外,记录有利于孩子的回忆和反思,面对自己的记录本,能反思自己在以前的科学学习中的情况,良好的记录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科学素养。

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科学课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视,大部分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至于对“怎么做记录?怎么记录更有效?怎样利用记录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进程?怎样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在课外延伸活动中体现效应?是不是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等一系列问题欠缺深入的思考,但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科学教师重点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记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一、科学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1.记录要求不适当,内容烦琐。

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科学记录表,却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去填,该什么时候去填。要知道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是很难中途割爱放下手中的实验来填记录的。有的教师设计的研究记录过于繁琐、复杂,记录冗长无味;有的教师设计研究记录的要求显然过于笼统,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对记录活动所用的时间、填写的要求、怎樣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做出相应的安排。

2.没有精心设计记录的展示与交流过程。

主要表现为记录后展示与交流过程简单、无序、随意,事先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没有发挥记录对探究活动应有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爱什么时候写几笔就写几笔,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堂课下来那些没有机会参与汇报的学生的研究记录更是“藏在深闺无人识”。汇报后教师对记录没有做出具体的评价,对否?误否?有没有什么指导意见?糊里糊涂就过去了,给学生的感觉仿佛这研究记录只是用来装装样子的,没啥大用场,只为“秀”一把,没有发挥记录应有的作用。

3.没有纳入到学生的学业评价中。

现在大部分科学教师在课堂中舍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进行记录,而且缺少对孩子们记录纸的评价,在课后总是把记录纸不当回事,随便学生怎么对记录纸进行处理,长期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会荡然无存。

二、优化科学课记录,使其更有效的几点策略

1.记录方式符合儿童趣味,使学生乐于记录。

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将获得的发现和现象记录下来,这是探究事实的第一证据。记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要符合科学学习的过程,更应考虑儿童特点,符合儿童趣味。我们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表现学生个性的符号、简单的话、不完整的句子、关键词、甚至贴上剪下来的图片、标本等多种形式来记录。尽可能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形式,绝对不要强调千篇一律,不要让孩子们过多的使用文字。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对书写抱有一定的抵制情绪,如果我们在记录中,要求他们用过多的文字,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我们的科学探究时间。另外在版面的设计时,尽可能符合小学生心理。只有记录方式符合儿童趣味,学生记录的热情才高,才乐于记录,同时记录速度较快,更好的发挥记录的实效性。

2.小组合作探讨,让记录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思维碰撞。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后形成研究记录的过程中,对各方的见解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演绎、推理、归纳、分析、判断等能力,最终得到一份有较高思维含量的记录。

3.使用活页记录本,便于保存与查找反思。

采用把分散的记录表转化成活页记录本的方法,让每组学生都有一本活页记录本,而且与课本配套使用,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使得学生能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次研究记录。学生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科学记录,或把一些记录表粘贴在记录本中,完成之后也可以很方便地收藏保存,有效避免遗失。当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遇到了与以前类似的问题或需要以前的证据时,也便于查找,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本子中找到所需资料,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

三、更好发挥科学课有效记录作用的思考

1.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进程。endprint

在探究活动前——提出实验设想并设计方案时,有效的科学记录要把学生的思维火花集中起来,进行梳理后记录在案,为科学探究奠定基础。例如:实验目的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怎样安排及操作实验的过程、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作出的预测等。

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实验时,有效的科学记录把观察、动手操作和比较异同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或图画形式,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口头语言表达,使学生思维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亦能处理得更加完善。

在探究活动后——验证得出初步结论时,有效的科学记录则是把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加以“内化”。 由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做好相应的记录,就很容易把实验的初步结果反映在实验记录上。

2.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在课外延伸活动中体现效应。

科学课堂中有效的研究记录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集合小组同学、全班同学的力量获得的“科学成果”,有着学生们的自信、希望与好奇。因此,课后的延伸和各种实践活动可以以此为起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更多的研究活动,使科学探究活动得到更好的延续和扩展。我们根据实践,整理出以下几个种方式:

① 通过有效的科学记录展评,可以较好的督促学生在课外认真完成研究任务。

② 通过有效的科学记录,真实的反映出学生们在课后延伸活动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教师能及时掌握信息,加以指导、调控,使课外延伸活动真正得以大面积实施,并提升活动质量发挥实效性。

③ 有了真实有效的科学记录,学生们课后的观察日记就有了“血肉”,为科学小论文的撰写、科学活动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3.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记录的兴趣,应该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让有效的科学课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对记录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都有记录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记录的自信心。

学生的观察是否全面,实验是否正确,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等等,教师都能从学生所做的科学记录中得到信息,并由此可及时纠正研究错误或者改变指导策略。因此,通过对不同形式科学记录的评价,能使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更加科学准确。下表是我们实践研究中将科学课有效记录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

另外,对科学记录的指导中激励性评价运用的时机、方式都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内容。课堂上科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所做的科学记录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及时强化;还可通过课后展示、学期评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我们在学生的成长记录中,突出学生的记录效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仅增强了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生命体验的较好方式。

“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 [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观点],科学课记录不仅是学生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因此让我们重视科学记录,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利用各种策略让科学课记录更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记录对科学探究及在课外延伸等活动的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加深對科学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阮翔:《小学科学影响观察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科学课在线网。

[4]韦钰:“关于对法国‘动手做小学、幼儿园科学教育项目的考察报告”。

[5]戴振华:“让孩子们的探究留下科学的印迹”,浙江省小学科学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式多样优化科学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数学教学形式多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动漫形象及其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