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野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探微

2017-09-27石巧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开放课堂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石巧红

摘 要: 随着教育新课改工作的深入,中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作为中职教育重心的语文学科在现阶段也处于彷徨、反思状态,其中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新课改背景,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围绕中职教育实际,充分展望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前景。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开放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

前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一度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相当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规模以及办学水平均高出普通高中,直到高考恢复以后,职业教育学历受到限制较大,社会关注开始走向衰退,直接导致生源和教学质量下降。为了扭转中职教育发展颓势,国家教育部门制定、颁发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文件,特别启动了新课改项目。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课改环境下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1.培养目标特殊

简单来说,中职教育所培养的目标对象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主要从事生产、服务、技术以及管理一线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就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也是其特殊性的体现。语文作为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本身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教育意义更多集中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让学生能够达到了中职技术人才的基本素质标准。

2.教学要求特殊

中职教育生源质量大多落后于普通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智力或心理表现有所欠缺,因此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并不适用。作为一项“完成性”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应更加专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

1)学习动机与兴趣缺乏

大部分学生选择职业教育途径的目的是学习一门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手艺和技能,其学习动机本身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偏向人文素质培养的语文课程缺乏兴趣,习惯于被动地接收教师的“填充”知识。

2)学习习惯和方法错误

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经过初中教育,始终对老师有着依赖,认为学习是老师的指示,自己的执行。无论是预习、复习等环节,统统过分遵循或是依赖老师的安排,这是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认识的错误。

3)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偏差

大部分中职学生是被中考所淘汰的特殊群体,三年的初中文化课程学习中学生长期遭受挫折和失败,对文化课的认识已经产生了偏差,甚至于有厌学倾向,这也直接表现在其学习态度上。

2.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

1)教学理念陈旧

语文教学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由于长期受到普高教育的影响,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往往不能考虑中职生的语文基础和发展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足,语文课堂往往也成为教师主宰的“一言堂”,甚至于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习惯扮演“粉碎机”,将系统知识分块向学生输送,学生也许在短期中有所提高,但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长期发展十足不利。

2)教学内容枯燥

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是参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所用教學资料也大多局限于教材和自身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在教学方法上长久不变的板书、提问始终占据主流,偶尔的开放教学,也为了保证教学顺利按“台本”走向,总是让学生走进自己所设的教学情境中,对情境之外的教学“意外”置之不理、充耳不闻,多次演习下学生也最终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3)教学方法单调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讲授的是教师,听讲的是学生,这样形成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师生关系。大部分教师仍习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本教参、一块黑板、一张嘴“满堂灌”,学生不用思考,只要遵守课堂纪律顺从听讲。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慢慢失去了灵性,语文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三、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探索

1. 反思教学目标

让师生都明白学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认几个字、读几篇文章,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思、赏)是每个人一辈子学习、生活、工作都不可或缺的能力,同时它还有陶冶情操、丰富和净化我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语文技能方面的难度和要求,不要被现有的教材和考试所左右;要加强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要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语文中的强大作用。

2. 变革教与学方式

要变过去的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人人参与的小组互助式学习方式。学习小组各成员互通有无、荣辱与共、共同进退,也就是先把他们“捆绑”在一起,先激发出他们的合作性和求知欲,再激起他们的兴趣,接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组提问,互相释疑,共同提高。这样教室里就会热闹起来,学生才会眉飞色舞,变“被动”为“主动”。

3.教材回归大纲

目前所使用的中职语文教材,存在着严重的重“语”轻“文”、重“道”轻“文”

的现象。殊不知,语文课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实际上我们的教材确实跟不上大纲的要求。面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很多人认为,语文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中职语文的教学目的只是识字,最多能写出各种应用文就行了;语文训练最多也不过是字词训练,其他的大可简化,更有甚者,包括一些语文老师在内也认为:学生连字都认不了,教别的东西他们也听不懂。我们的教材最好能“文”“道”兼备,在使用时切不可急功近利,须知“文”的熏陶和“道”的传授都是渐进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结语:

语文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到目前为止,中职语文教学始终沿袭普通高中,对自身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更不要提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了。因此,在新课改视野下,关于中职语文教育的探索必须不断加强和深入才能开拓属于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刘德恩:《职业学习理论初探》,《职教通讯》,2005,(3)P8-12。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P105。

[3]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走进自然》,《教师博览》,2001,7,P8。

[4]王淑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探索》,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课堂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让数学课堂成为开放的课堂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