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中的赏识教育

2017-09-27程育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鼓励赏识教育美术

程育辉

摘 要: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作为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

关键词:美术 赏识教育 鼓励 赞扬

中图分类号;G623.75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作为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

虽然我们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优秀,但是我们应该努力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加“人性化”、“個性化”。

无论成人和儿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受到表扬、鼓励和重视,而不是忽视、批评和讽刺。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不成熟,更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及时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诱导,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兴趣,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赏识是对学生各方面优点的欣赏,包括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品德、勇气、毅力、各种能力等方面的欣赏,甚至是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积极之处。赏识教育是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方式。目前我国的赏识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完善赏识教育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一、 课堂中与学生平等交流

平等交流。平等是理解的基础,是尊重的基础,是欣赏的基础。平等才能产生心灵的对话。

教师和学生没有高低之分,以自我为中心就无法得到学生的信赖,甚至让学生产生反感、抵触心理。简单、粗放的管理会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严重伤害,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平等相处、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给学生申辩的权利,有利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下身段,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与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

美术课堂上更是如此,面对一幅画、一个景象、一片颜色、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课堂中学生也是如此,只要孩子们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哪怕和我们的设计相去甚远,我们都应放下教师的架子以赏识的态度去鼓励孩子、肯定孩子,让他自信、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带出来的孩子才是各方面健全的孩子、阳光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是我十余年来教学中坚持的一个原则。这也是很多老师说为什么孩子们总那么喜欢你,总能和你打成一片的原因。

美术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还要做到严明纪律责任自负。责任自负,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违反了纪律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学生第一次违纪,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这个责任由家长或其它人来承担,那是对学生犯错的纵容和鼓励。国家要以法治国,学校要以纪治校。任何超越法纪的特权都必然带来种种不平等,这是信任危机、矛盾和不安定因素产生的基本原因之一。没有经过饥饿的人,不知道温饱;没有经过受惩罚的人,就不知道什么叫违纪。

很多人都知道优秀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那么只是一味的表扬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我想这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孩子们出现了错误我们也要鼓励吗?当然不是,更不是老师严厉的训斥和惩罚,这样只能让孩子逆反、厌恶老师、厌恶学习。我们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知道错误,懂得担当责任。

为什么今天得教育、教学也来越难搞了。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因素。现在大多数孩子大多由于家里的四位老人及家长的溺爱,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对于一些过错他们会利用哭闹、逆反、亲情、世俗习惯等等方式逃避了应有的责任。一个人逃避成功了,就会有许多的人效仿他甚至铤而走险。所以严明纪律、责任自负是赏识教育成功的基础。

二、保护学生自尊,乐观积极是欣赏教育的开始

小学生活泼爱动,有时难免做错事。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正确引导,欣赏他们的优点使其得到鼓励向好的一方面发展。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教师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才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反之便会伤害学生自尊,形成对立情绪。这样学生心灵的大门,只会朝向同学们开放,而对家长紧闭。

对待学生要像对待“半杯水”那样,乐观的人说:“杯子里的水是半满的。”;悲观的人说:“杯子里的水是半空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学生呢?

我们从《四颗糖果》故事得知,陶行知先生敏锐的抓住了在事件中学生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以宽阔的胸怀包容学生,以奖代罚,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感激和强烈的震撼,他将终生难忘。那么学生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尊心。好的学生有自尊心,问题学生同样具有自尊心。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所以教师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看到学生的进步,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鼓励学生、欣赏学生。

三、宽容、尊重、理解、鼓励是教育走向成功的一条基本途径

美术课堂上往往会因为一个问题,会产生很多观点,很多时候学生们会偏离正确的观点,当孩子们说到这些观点的时候,切记教师不要立即打断他们,更不能说你说的是错的等一些伤害学生的话。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一定要讲究语言的技巧进行引导,这样既能尊重学生,又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既能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学生的活跃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是放松的、是思维活跃的,同时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课堂上总会出现某某的本子被乱画的、因为使用工具吵闹的等等。面对这些出错的孩子,老师不能盲目的批评、责怪,应是理性的引导让孩子知道问题在哪儿、错误在哪儿,老师一份理解、宽容的心总能让学生心里得到安慰、得到尊重。这样的处理方法学生很快就能改正,反之,直接训斥、批评的效果往往不佳。同时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过分的追究责任,查找原因,并努力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发现孩子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孩子改的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的批评(提醒式批评)。用理性的方式引导孩子迈向成功之路。

总之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和赞美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把信任和赏识给予他们,让心与心交融和碰撞。交融了,贴紧了。他们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希望,才会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周宏《赏识你的孩子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 陈育群《浅谈“赏识教育”的育人作用》。

3、 刘畅《赏识:决定孩子命运的教育方法》蓝天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励赏识教育美术
美术篇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