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课的教学步骤

2017-09-27周贵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

周贵宝

摘要:舞蹈表演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它的成功决定着我们各舞种学科审美意识的终究呈现,它的过程是综合复杂的。所以民间舞蹈表演课十分重要。該文认为,舞蹈表演课除了借鉴戏剧表演课的经验和方法外,要根据舞蹈艺术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采用舞蹈、音乐、表演三者紧密结合的训练方法及步骤。尝试民间舞表演理论和民间舞教材研究方法两者紧密结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课程的教学步骤进行深度解析,扩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文化研究途径。

关键词:民间舞表演理论 舞蹈表演教学 教学体系 ;

· 【中图分类号】J722.2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课该具有自己教学体系

如何丰富学生的表演知识,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一直是舞蹈界、舞蹈教育界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难题。我们知道“戏剧表演课”一直是舞蹈教学中最早纳入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因为它很好的在戏剧舞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现的事实,深为舞蹈学院重视。

我认为,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应有它自己的特性。它的表演特点,自然也应该有别于其他艺术的表演形式,如戏剧、戏曲等。虽然戏剧、戏曲长期以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全面的系统教学方法,但毕竟不是舞蹈的表演艺术,也不完全适用于舞蹈表演课的教学,我想,在“舞蹈表演课”的教学中,除了认真借鉴,学习他们的“表演课”教学经验和方法外,更只要是根据舞蹈艺术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采用舞蹈、音乐、表演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训练方法。

二、舞蹈表演的技术概述

我们都知道,除了舞蹈以外还有很多的艺术具有自己一套系统的表演技术。世界戏剧就有三大体系:中国的梅兰芳、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但是由于各自的艺术理想和美学关注点不同,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和对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强调的是表演过程必须经过体验;布莱希特讲的是表演状态真假交叉,对审美主体的理性思考;梅兰芳则是对表演的外部技术和外在表现高度提炼和高度艺术化。那么,舞蹈的表演技术是什么?

我认为舞蹈表演技术是一种有心理带动的活动。这种感觉来自内心的现象,也是内心意象的积累。舞蹈演员的心中,应当有一个意象的仓库,无论是生活的情景,还是大自然的景色,或则是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象……有了这个意象的仓库,表演者的内心就会酝酿最大的激情和冲动,可以自由索取、创作。这种意象是舞蹈表演技术内在的支柱。它不仅是一种传达和再现,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就是表演技术的一种活动。

三、核心课程以及深化表演技术步骤

经过本人的思考以及翻阅众多教材资料,尝试的设置了一下课程以及步骤:

1. 表演核心课程:

①. 舞蹈基础基本功训练,有效的解决学生的身体的韧性、幅度。达到舞蹈所需要的身体的控制力等素质能力。

②. 民间舞蹈风格课, 让学生解决典型、代表性舞蹈风格的把握能力。

③. 实验剧目课,学习各类精品民间舞蹈剧目,为舞台表演打下基础。

④. 相应的文学鉴赏、艺术概论、舞蹈赏析、音乐课程等,提高学员对艺术门类的审美意识、文化内涵的积累。

笔者还认为,以上对于舞蹈表演专业方向而言,以上课程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舞蹈表演本科培养的要求。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辅助的对学生进行深化、强化以及升华的训练步骤。紧密的围绕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需要,来完善舞蹈表演教学。这里我想说到上面提到的采用舞蹈、音乐、表演三者紧密结合的教学训练方法。

2. 深化表演技术步骤

①. 音乐节奏的适度练习:讲解各种节拍在音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节奏型。以身体的局部动作,体现音乐的各种节奏;以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自由结合,连续、循环的体现各种节奏音乐。在聚合分散的流动练习中,以舞蹈动作去体现音乐中交替出现的各种节奏,并在练习中强调动作的变化和动作节奏的处理。

②. 音乐旋律的适应练习:在音乐旋律提示的单一、简单的情绪中即兴舞蹈。在练习中,必须符合音乐旋律的情绪要求,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而起伏,延伸而延伸。要求学生在舞蹈中注意表现动静、收房、急缓等带有内在感情的节奏处理。可以从局部动作练习开始,进而逐步过渡到身体个部分舞蹈动作的协调配合,并在流动中达到音乐旋律内在情绪的要求。

③. 协调配合意识的练习。在规定音乐提示的情绪中即兴舞蹈。要求学生注意相互间舞蹈动作的配合,达到形象、造型、感情协调一致的要求。在一人进行即兴舞蹈练习是,要求配合者在突然指定的音乐节拍上,及时加入并作出自然而准确的协调配合。在多人练习中,要求学生不断地转换协调配合的主、从关系,在逐渐丰富的舞蹈造型变化中,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

④. 启发想象能力的练习:在相互摹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民间生活的真实,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影子”练习。练习中,要求以身体动作和表情,形象地表现长短、隐现、聚散或则左右、前后等影子的多种变化。让学生发挥想象,以即兴舞蹈表演的方式,做命题表演的具体形象地练习。

四.结语

就某种意义来讲,舞蹈教学中各种专业课的训练内容,都是在努力提高学生舞蹈表演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舞蹈舞台表演艺术服务,它们都可以称作“表演课”。然而,我们应该明确舞蹈艺术专业特征所形成的舞蹈教学内容,需要对学生进行运用知技能去创造舞蹈舞台表演、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再把成熟的舞蹈剧目做为教学支撑,建立学生在表演剧目中的表演意识、强化肢体对舞蹈内、外想象的把握和认识,加上各个民族舞蹈自身的审美学科审美属性的训练课程,从而达到舞蹈表要课程的训练目的。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课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罗万象。从认识到方法,心理学到美学。人文学到社会学……,无所不及。以上归纳可能有些过于本人的片面之词,略显粗浅。定有疏漏和不妥。还请老师多多指点,让其更加全面,更合理。

【参考文献】

1. 资花筠. 舞艺舞理{M}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

2. 马力学.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3. 胡淮北. 试论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课的设置{J} 2008.

4. 邹红.焦菊隐 戏剧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建设啤酒生产实训课程,提高理科高校本科生综合实践能力
水利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多科性农业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