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有效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策略研究
2017-09-27张萍
张萍
[摘要]良好的课堂管理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同时也是有效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主要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矛盾和冲突不能使课堂时刻保持高效率的学习。因此,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管理好课堂,课堂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发展;学生自律能力;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分类号】G622.4
一、小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教师教学方法不够机智灵活
课堂的管理与教师的管理机智灵活有关,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在管理方法上,首先,严格要求与宽宏大量相配合,其次,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再次,亲近与远离要适度。
(二)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不足
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不注意观察,缺乏教学调整。课堂上观察做不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也就视而不见,教学调整也就无从谈起,变成了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师生互动更是做不到。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害怕出错,因为出错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和同伴的责怪。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急切需要群体的认同,所以他们害怕出错。
(三)教师评价过于单一
对学生予以正确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是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对于教师的评价也一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也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但是在实际课堂中,作为一名老师,注意力大多放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小部分放于课堂纪律管理,对于教学评价的关注很少,评价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批评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体现在只是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间的评价,導致课堂氛围紧张。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经验的不足,没有合适且丰富的评价语言,总是关注于课堂上表现不好的学生,整堂课总是在提醒与批评学生,导致课堂氛围紧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上也不再只需要学生“听”课,而更多的是要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型学习,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运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时,如果控制不好课堂秩序,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偏离学习主题,那么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学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去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管理教学呢?
二、有效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的策略
(一)要与教学的特点相结合,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每一节课我们更需要 把“舞台”腾给学生,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景,细心研究,把“快乐”这个两字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低年级的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形象性、趣味性,设疑问题,求异促变,启迪激乐,努力搭设宽松、和谐、融洽的快乐舞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景,细心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悬念设置、谜语竞猜、即兴表演、实验演示、角色扮演、环境布置、叙述故事等,让学生在看、听、讲、想、做等多种综合活动中快乐又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如:教学“马”、“牛”、“羊”等有关动物的字时,可让同学们模仿它们的叫声,叫一叫。再如教学耳朵的“耳”字、眼目的“目”字,可让学生蒙上眼睛,塞住耳朵,做一些游戏。同学们就能感受到少了这些器官的害处,从而激发了学生从小就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
(二)合理奖励,树立课堂新风 ,促进课堂和谐
奖励是维持课堂纪律最有效的方法,好的评价语可以开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智,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甚至有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终身的影响,因此要多鼓励,多表扬。如口头赞扬:“表扬某某同学”,“某某同学做得最好”,“你真棒”“啊,非常聪明”等等,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微笑;跟学生握握手、拥抱、击掌等;或者增加积分。当学生听到老师表扬自己了,心里就会很高兴,表现就会更好了,而其他学生看见别人受到表扬也会激发其积极性,跟着就会向好的同学学习。还可以物质奖励,奖一朵小红花,或者对表现好的学生贴上一些贴纸,大家你追我赶,希望成为榜样,课堂充满了正能量,促进了课堂的和谐。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一些喝彩,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予赞扬。
(三)培养合作习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合作中学生能够适时的交流彼此的经验心得,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作中有利于创造出一种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有助于在合作中激发每一个人自主探究解疑答惑的能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教师可以和学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在师生互动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主题的理解,而且可以增进师生和谐。
在学习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眼高手低,这是学习中最常遇见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自己逐步去寻求开拓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中,许多生成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师生互相探索,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发现语文教学的魅力,而且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自我支配能力受到鼓舞。
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构成的一个微型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构成元素发生着相互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矛盾和冲突不能使课堂时刻保持高效率的学习,因此,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管理好课堂,发挥课堂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6-17.
[2] 李梅芳.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J].教师.2011(20):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