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2017-09-27庄金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原则培养

庄金花

摘要:本文在对小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原则,并从小学生励志教育、家校合作模式、目标制定、榜样力量以及学习习惯测评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希望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原则;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2.4

一、引言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规范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够有效减少学习中的偏差和浪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小学生认知行为以及智力资源的开发。然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推进学习习惯培养进程的深化发展,使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小学生的自觉化行为。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基本概述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训练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根据学科的限制性,学习习惯可以分为一般学习习惯与特殊学习习惯,其中一般学习习惯具体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的习惯,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并按时上交的习惯,整理并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等,而特殊性学习习惯则指的是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学方式以及学习目标而形成的习惯。根据性质不同,学习习惯可分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不良学习习惯,通常情况下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学习意识的培养以及学习实践训练中养成,无论是对于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坚持兴趣性原则,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将所谓的良好学习习惯模式强制灌输给学生,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具体的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处于小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取轻松有趣形式,例如游戏、竞赛等,鼓励小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训练,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实践性原则

小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并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开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开展班会、家长会以及举办各种课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考察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家校交流合作,推动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进程发展。

3、整体性原则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其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生活习惯培养与学习习惯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实践中帮助小学生树立独立自主、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促进小学生主动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4、渐进性原则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立刻改掉所有的不良学习习惯,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培训帮助学生短时间内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坚持渐进性原则,并通过循循善诱和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培养策略

1、进行小学生励志教育,树立小学生的坚强意志

习惯的培养需要面临心理适应以及持之以恒的挑战,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起始阶段,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也缺乏足够的耐力去坚持培训。而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要适时地进行小学生励志教育,可以通过讲述名人成才故事、评选班级学习榜样、分享励志名言警句等激励小学生直面挫折,树立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坚持进行学习习惯的长期培养,促进自身的全面成长和进步。

2、开展家校合作模式,营造学习习惯培养的良好外部环境

仅仅依靠小学生的自觉和努力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我们需要开展家校合作模式,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家访或者是开展家长会等来促进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全面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现状,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规范学习行为,通过及时的督促和鼓励,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习惯培养

人的承受能力以及耐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小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尽管有利于激发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潜能,督促其积极配合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是凡事都讲究量度,如果忽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往往会增加其心理压力,甚至引起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抵触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开展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适当地降低培养目标,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进程。

4、实行奖惩措施,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人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的,而榜样示范作为一种有效激励措施,我们可以通过在小学教学中开展“良好学习习惯标兵”评选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者是精神上的奖励,鼓励其继续发扬,而对于具备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批评教育并积极引导其向榜样学习,结合身边的榜样力量,增强其对小学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并通过模范学习,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5、建立学习习惯测评体系,及时反馈学习习惯问题

建立学习习惯测评体系,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教师的课堂考察以及家长的反馈,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及时的反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教师要适当地设置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测评,并综合成绩评价、思想意识评价以及行为表现评价,促进学校评价、家长评价、同学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的整合,以便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五、结语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化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坚持思想意识教育与实践训练活动的融合,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引导小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巩斌斌. 激发兴趣 提高能力 养成习惯——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 学周刊,2015,28:138.

[2]毛鸣哲.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9:60.

[3]徐洪涛,张丽丽.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因素及培养策略[J]. 新校园(阅读),2015,07:14.

[4]焦觅华.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J]. 学周刊,2014,07: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原则培养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