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窥“一斑”而知“全貌”

2017-09-27姜界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核心概念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姜界科

【摘要】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追求。本文着重探讨利用核心概念来提升课堂效率:确定核心概念、理解核心概念、运用核心概念。笔者以为,概念教学要以人为本,在核心概念的理解上,作通俗性的讲解是比较好的做法。在运用核心概念方面,(1)先即呈现核心概念并作概念的解释,然后依照各个要素逐次展开;(2)先将有关核心概念的各个要素逐次呈现,最后加以概括归纳。还可以利用核心概念来建构概念体系,助力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 ; 核心概念 ;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9-01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一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追求。尽管新课改已推行有年,尽管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都有程度各异的探索,但是,怎样才能推进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确实是课改的难点问题。

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模块化、主题化,使得在教学实践中,主题式教学颇受欢迎,并且教学效果显著。对此,笔者也作了较多的思考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遇到比较多的问题的是,很多概念性的知识不好理解和掌握,因此,他们也只能硬塞进脑子记牢。相信,这种现象应该是很普遍的。于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不懂、然后死记下知识,这样的教学算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吗?那么,怎么办呢?笔者便进一步探索,并认为主题式教学之下,充分解剖核心概念,运用核心概念,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和理解核心概念,进而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笔者把这种教学形象地说成“窥‘一斑 而知‘全貌”,就像解剖麻雀一样。

一、定“一斑”—— 确定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之所以是“核心”的,是因为它是统领一个专题或者是一个节次灵魂的。因此,离开了核心概念,一个课堂将会失去灵魂,任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洒脱、学生在课堂上如何活跃,这个课堂将失去生命力,从而注定是低效和无效的。

那么,如何确定课堂的核心概念呢?笔者以为,一般情况下,我们教师都需要仔细认真地研读新课标及《指导意见》,然后依此研读教材来加以提取和确定。这个核心概念的名称,可以是教材中有的,也可以是教材之外的,但是,不管出自何处,一定要科學而准确。

1.根据专题的主题来确定。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化编写,有它的依据,那就是以文明史观统领,依此分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分成若干专题。这种专题式编写非常有利于核心概念的选取和确定。

2.根据一课的主题来确定。

显然,尽管有专题性主题作为导向,但有时一个核心概念很难囊括整个专题的内容,这时候对教材核心概念的处理,可能需要根据某一课再加以提炼,以达到补充和完成的作用。如:

专题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无法包涵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那么针对第一课的教学,则需另外选取“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核心概念;专题九在“政治多极化”这一核心概念之下,第一课《美苏争锋》可以另以“两极格局”为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的确定,这是第一步。这个核心概念的选定,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该专题的核心和灵魂。

二、窥“一斑”—— 理解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对于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学生来说,理解它显得难度不小。但是,无论是认识和理解历史本身,还是对待和应付考试,这些概念又不得不接触,甚至不得不去学习和掌握。作为历史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它们,然后再以正确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学习和理解。

专业性的阐释很科学、很准确,但也有缺陷,那就是枯燥而令人难以理解。这显然会造成教学的难度。笔者以为,鉴于学生的专业性不足的状况,中学概念教学中比较好的做法,就是用通俗性的讲解来展开教学。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有准确性不足的嫌疑,但却可以收到一点就化的教学效果。就像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来讲没法让普通民众明白一样,白话文的应运而生,却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用简洁的话来说,就是:地方权力归中央,中央权力归君主,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实行专制统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就是这样的一种制度。

另外,在政治史领域中,君主和民主通常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一般情况下,教师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是直接提出这个概念,而不作任何讲解。因此,学生往往只是知道或记住这个概念,至于到底什么是君主和民主,往往是一知半解。

三、知“全貌”—— 运用核心概念

如前所述,课堂教学中,利用好核心概念,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有莫大的帮助。

当然,如何有效地应用好核心概念呢?一般而言,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概括和演绎两种方法,即:(1)先即呈现核心概念并作概念的解释,然后依照各个要素逐次展开;(2)先将有关核心概念的各个要素逐次呈现,最后加以概括归纳。不管运用哪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起主干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

在专题式的教材编写中,文明史观是主导性的:必修一是政治文明史,主要探讨人类文明从专制走向民主的政治演进历程;必修二是经济文明史,主要探讨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历程;必修三是精神文明史,主要探讨人类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来把握好整个知识体系?利用核心概念来建构概念体系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

一般而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难点就在于掌握概念及由概念组成的系统。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将相关的历史概念找出来,并作串联,形成一个概念体系。在这当中,核心概念的作用显得非常关键,因为它可以扮演那根串住相关历史概念的“绳”。把这根“绳”将各个概念串了之后,就形成了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的概念体系。这个概念体系一旦形成,历史知识线索将变得更有条理、更加清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历史。

四、结束语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因而也是人的教学。因此,一切教学都应建立在人之上,一切教学都应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建构。新课程下,历史概念的教学意义不言而喻,而核心概念的价值更不在话下。希望我们的课堂不要总让学生去记牢概念,要知道,死记是没用的,记牢了也会忘,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帮助他们学会用核心概念去理解、建构起新的知识。如若得此,方显人文教育之本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概念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