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问题研究

2017-09-27宋群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问题

宋群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问题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先讨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表现,之后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城市化倾向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城市化倾向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市化倾向;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

前言:

从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情况来看,其逐渐展现出了城市化倾向问题,这种城市化倾向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能够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质量,做好对农村职业教育城市化倾向问题研究势在必行。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表现

1.三级职教体系无法贯彻落实

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当中,农村职业教育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由于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也没有发挥出扶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并不高。在农村职业教育环境下,虽然有着众多职业教育学校,但这些教育学校只有教学机构,根本没有办法保证职业教育的需要。另外,由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这使得农村的职业教育无法达到初、中、高的三级职教标准,难以实现资源连通与共享,尤其是初级执教层次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发展十分缓慢。

2.教育模式落后,师资力量紧缺

从目前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教育模式落后,师资力量紧缺的问题。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方面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这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当中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农民提高管理水平与生产技能的要求。另外,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也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水平很难达到基本标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专职教师的基本素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能够达到“双师型”素质水平的教师少之又少,新教师经验不足,有经验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使得农村职业教育水平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3.课程设置偏离,教学定位模糊

近几年,我国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其并没有真正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当中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的情况,这种错误的教学倾向,极大程度影响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倾斜。在这种影响下,很多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放弃了涉农类专业教育,而是开展起以计算机、艺术设计等热门专业为主,这种错误的教学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的偏低,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失去了存在的特殊意义,城市化倾向问题极为严重。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原因

1.体制束缚,方向缺失

在我国现行的学制中,中等教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其教育类型包括普通初中、中等专业教育、高中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四个形式,学制各为3年,初中生毕业后可以选择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或者是职业高中、中专教育等,此种教育模式为典型的双轨制教育模式。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双规教育模式,但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其还是受到了固有体制的极大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很难得到突破性发展。其最直接表现为农村职业教育没有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建设与课程设置完全依靠政府行政干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时,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位。

2.经济一体,人力流动

经济作为影响一切行为的关键因素,其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大范围向城市转移,其逐渐建立起的城市、农村区域经济圈,使得农村经济开始围绕城市发展而进行。城市边缘区的逐渐扩大使得农村的城镇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对城市的依附程度日益加深。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上农村经济形式的改变,使得部分职业学校成为了城市经济模式下提高劳动力附加值的教育环节,并失去了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责任与功能性。学生经过职业学校的教育培训后,进入到城市发展,在这种劳动力流动方式的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无法完成专业调整。

三、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城市化倾向的对策

1.建立独具特色三级职教体系

想要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城市化倾向问题,就必须要先建立起独具农业特色的三级职教体系。在这一环节当中,首先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建立起服务农村的特色产业职业教育,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進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教学。其次职业学校要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教育定位,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从面向农村适龄人群向面向农村全部劳动力人口的转变,并对全日制教育模式进行改变,逐渐建立起灵活的培训教育模式。这种改变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群体,还能够最大限度符合受教育人群的教育需求,避免工作与教育的冲突。另外,还可以根据受教育人群的学历、学习需求对他们进行农村职业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因材施教”,以达到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水平的目的。

2.建立现代农村职业课程体系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下,如果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沿用传统教育模式,那么其是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起现代农村职业课程体系,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现代农村职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做好结合实际需求,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要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突出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受教育人群。其次,要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从农村受教育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对学期制、全日制教学模式的改变,以阶段性模块教育为途径,在完成职业教育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职业教育的灵活性。最后要做好实践能力的有效指导,根据不同受教育人群的优势来为他们建立起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实践课程,以实现对他们职业能力的有效激发。从农村职业教育目标角度考虑,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应控制在1:4的水平上,因为实践是帮助受教育群体实现技能掌握与提升的最佳途径。

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是农村职业教育方向偏差的直接表现,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化处理,实现对农村职业教育方向的有效纠偏,那么农村职业教育就会逐渐失去其独特的教育优势,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做好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问题研究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进步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珂.农村职业教育的城市化倾向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刘厚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2.

[3]谢龙建.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及实施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国际比较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关于黑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研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