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探析
2017-09-27何家兴
何家兴
摘要:“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21世纪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德才兼备,才是我国需要的国之栋梁,社会之精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而在历史观下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则是为该课程提供了一个增强课堂有效性,增加学生课堂兴趣的全新动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历史观 教育探究
【分类号】G633.2
前言:作为初中时期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本身意义就是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1】。然而在如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上,许多教师只是在照本宣科的讲着课本上的知识点,而学生也只是把这个课程当作是要中考的内容而已,他们都忽视了这堂课背后重要深刻的东西。现在,我们需要思考该如何改善这个局面,以及该如何发挥该课程真正的作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意义与现状
1、 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培养出一个真正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不仅要要求其掌握牢靠的知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他拥有良好的品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这里就是指一个人要想成为圣人,必须在學好知识的同时严于律己,拥有好的品行与道德。倘若一个人拥有无尽的才华,却没有良好的品德,甚至于用自己的才能去祸害于世,那么他只能被称为社会最大的蛀虫。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每个人的未来都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所以每个人必须都要学有所成。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外,决定每个人命运的还是其自身的品德。可以说,品德,才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德性,就没有了一切。一个人可以无才,但不可无德。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时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对他们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思想教育【2】。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逐渐拥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接受着各种讯息各种思想,在他们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时候,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让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这个时候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在迷雾中的灯塔,思想品德课是他们在刚接触这个复杂的社会时踏上正确航道的指明灯。
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在一些社会新闻中,初中生的却越拉越多的成为主角。人们现在经常说:零零后已经占领世界了。而这些经常出现在社会新闻中的零零后,正是一些初中生。现在许多初中生缺乏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爱心,并且动不动就出口成“脏”。在许多社会新闻中,他们大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要么炫富,要么殴打同学,要么早恋,真是让人感叹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而用于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却由于其课本内容的枯燥乏味,以及老师的满堂灌式教学,使很多同学对于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下降。虽然思想品德课在中考也是考试内容之一,在很多地方都是开卷形式进行。而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连某些老师也都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做出相应的教学。以至于思想品德课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展现出它真正的意义,而且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也并没有体现出来【3】。因此,初中生的行为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初中的思想品德课越来越让人乏味。
二、 在历史观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就提到如今思想品德课堂现状与如今初中生们的思想道德现状,在这样一个科学性不是特别浓厚的课程中,确实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在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更是强调了思想品德课所追求的思想性第一位。在对思想性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便是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而坚持马列主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贯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而唯物主义历史观,则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历史观的渗透不仅能增加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还能把相比较而言较为散乱的思想品德内容通过历史观进行串联起来,增加学生们上课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历史观也是世界观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为响应新课程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4】。
三、历史观下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具体策略
1、贯彻思想第一位原则
本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思想第一位的原则。教师在此原则下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要对社会上存在的会混淆学生历史观的错误信息给予及时的避免或处理。在历史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使用正面的例子和观点,用以培养学生们更加正确积极的历史观【5】。
1、 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在历史观下的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再只是对课本的照本宣科,更多的需要教师对于历史观的把握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把握。只有教师对于课程内容做到兼收并蓄,才能对学生呈现出一堂有意思,有知识的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扩大自己的视野,多多了解一些课程外的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有用的知识,在历史观的原则下,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 尊重学生主体性
从孔子时起就强调在教育方面要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而在现在这个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社会中,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真正能让孩子进步的却是他们自身对于学习这件事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输出历史观的知识,而要看学生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只为眼前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想使历史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将课程紧紧围绕学生进行展开。
3、 秉承政史互通的原则
在历史观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是要秉承着政治历史是一家的原则【6】。政治与历史,本身就是一家,这是被许多人都同意的。所有学科,其实在本质上有着相同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用一些政史之间的联系,给学生们灌输一个更全面的知识点。
四、 总结
在历史观下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是改善现如今思想品德课程有效性与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以及策略,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最终培养出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