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9-27申喆薛素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申喆+++薛素玲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为例,对毕业设计培养模式、设计内容、时间安排、过程管理、答辩组织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 【中图分类号】TU-4

1.前言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化、拓宽和综合素质训练的过程。[1] 通过对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3]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毕业设计,确保质量,提高效果,切实做好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监理、设计、造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焦作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改革前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与内容,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2.改革前现状

2.1毕业设计成为学生负担。

以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通常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相冲突。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到择业上,学生介入设计的时间较晚,查阅资料、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进展、与指导教师见面存在很多困难。设计时间、设计指导等都无法保证,达不到毕业设计要求的深度、广度。

2.2设计题目单一

在毕业设计阶段,所有毕业生都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选定的设计课题进行设计。这种传统模式“一刀切”的做法既没有考虑到学生间的学习成绩差别,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意向。

从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内容构成来看,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本科教育的一个压缩版。毕业设计过于注重设计过程及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对于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不大。[4]

3.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使毕业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自 2009 年开始, 我院针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运作上,对毕业设计训练内容和组织方式进行改革,经过了近6年时间的摸索研究, 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3.1由“2+1”向“2.5+0.5”培养模式转变

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2.5+0.5”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2+1”的基础上,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第6学期(即0.5年)在社会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在“2.5”年里,除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主要加大了实训环节的教学时数,通过第2、3、4学期的专业综合实训、第5学期的专业综合实务及毕业实习和设计的实践实训,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把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2设计内容创新

我院在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有: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岗位、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工程测量岗位、设计岗位、工程监理岗位、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确定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有:施工能力、施工组织能力、施工管理能力、预决算编审能力、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等。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根据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目标,采用“分流制”培养方式,设置的毕业设计方向有:框架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组织;施工预算;建筑测量。学生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顶岗岗位需要或求职意向,自由选择填报毕业设计方向。

3.3毕业设计提前进入

将以往集中在第5学期9-18周毕业设计的内容提前分解到各个阶段的相关实训、实践环节中,第2、3、4学期的专业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第5学期1-8周的专业综合实务,消化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实训实践环节的课程学习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到整个实训、实践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1]

3.4注重、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第5学期1-8周的专业综合实务阶段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室完成毕业设计成果,学生根据任务书分阶段完成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给予指导,修改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9-18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外每星期至少和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实习情况,并修改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答辩前,再次由指导教师对本组学生的成果进行最后的指导修改。

3.5严格答辩,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和考核, 也是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考核,学院十分重视。[2]我院聘请相关专业的校外专家、学者做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同时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分组进行答辩,将毕业答辩组分为设计组、管理组、测量组、计价组。毕业设计成绩根据平时成绩、设计图纸成绩和答辩成绩综合评定。评分前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与细则。

4.结语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近六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毕业设计环节向前延伸,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一刀切”模式,采用“分流制”的培养方式,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实现了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普遍学有所获,同时也达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 赵平 对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构想 [J ] 铜陵学院学报 2009,(1)

[2] 白杨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 [J ] 高职探析 2006,(3)

[3] 叶腾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及改革 [J ] 职业教育研究 2007,(12)

[4]孙荣荣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J ] 当代教育论坛 2010,(11)

[5]崔秀琴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 [J] 中国西北科技 2007,(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路桥类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毕业设计的开发与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