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措施的探析

2017-09-27宁春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效率提升数学教学初中

宁春红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促进初中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问题,提出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问题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实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生正处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算太稳定,还处在心理日渐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如果被某一事物吸引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乐此不疲的探究其中的奥秘,相反,如果要参与的活动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知识的机械填鸭为主,在教师充满权威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教学的权威气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也变成了一种难以实现的良好愿望。学生在教师权威式的数学教学中只能做一个悄无声息的“小听众”,至于发现问题,对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独有的观点,那只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能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跟随者和服从者,原有的数学学习的热情受到了长期的压抑,此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同学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也就逐渐的失去了信心。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初中数学教师就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以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创设导课教学情境,这里所说的导课教学情境指的是在开课伊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创设充满吸引力的开课情境,开课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讲生动数学故事的方式进行,通过教师惟妙惟肖故事讲述,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充满了期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的高涨,这为后续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创设生活实践教学情境,此教学情境指的是在教学实施中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让同学们通过对这些生活中有趣数学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教学效率

习惯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习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要做好一件事情会增加很多的困难,相反,一个人做事情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么做这件事情的效率就会明显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1:47]在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数学问题在讲解中相对比较容易,学生在学习中对这样的数学问题似乎也理解的非常快,但是,当同学们进行实际做题时,却发现并不简单,甚至困难重重,经常出现一些错误,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造成的。出现错误不是这些题对于学生有多大的难度,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在解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当看到一道具体的数学题时,经常是大概看看就开始解题,当解到一半时似乎发现了什么问题,再回头看看原来是将这道题审错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南辕北辙,最终将这道题彻底的解错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施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开展分层次的教学,实施分层次的教学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的差异,对存在差异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与自身数学学习水平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同一水平的学生学习相近的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其二,要鼓励学生要有顽强的毅力,因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要经过长期坚持才能够形成,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面临难题时,不要有畏难情绪,要有肯吃苦的学习精神,善于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优化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是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的重要方向,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情况来看,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来确立教学目标的,这些宏观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倾向于整体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同一个教学目标很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要不断的创新,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创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的优化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创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学的实施大多以单向的讲解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同学们在这样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看,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耐心,课堂的气氛变得压抑而缺乏生气,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激情满怀,逐渐转变为对数学的学习感到索然无味,此种教学的状况,极大的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方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结论: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探寻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春辉. 论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J]. 才智. 2013(09):45-47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率提升数学教学初中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窥探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
刍议提高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的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