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吸纳的树成分享的源
2017-09-27韦怡
韦怡
【摘要】江苏职业技术学校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精细的常规管理方法、个性化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完备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有效多样的教师培养,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内涵建设 ; 服务 ;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67-01
一、政府推动,统筹发展
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太仓中专经过多次组合、几度易名,成立了新的太仓中专,有主校区和港城校区,建筑面积达到了10.8万平方米,实验实习设备總值4000多万元 。常熟职业中心校经过整合,政府投资了4.5亿,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占地518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学校从整合、磨合到融合,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步入了规模办学、特色办学、合作办学、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学校坚持以地方产业发展为依托,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常熟职教中心坚持“立足东南,服务全市”,依托开发区办职教,办好职教促开发的办学思路,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三、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引企入校、校办企业、办校进厂,产教融合多样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常熟职校的创优提升内涵,集聚发展实力,坚持优化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优化办学手段,把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接,服务企业行业。太仓中专的以“双元制”本土化为主线,以培养现代社会人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特色内涵为重点,以深化校企合作、师资建设为动力,以完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为抓手。始终把“一合作三建设”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大力实施203002工程,推进了产教深度融合。
四、搭建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建立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推进五年一贯制、五年分段制的高中职衔接办学模式,推进中职与本科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衔接,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如常熟职教中心形成了融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五年制高职、五年制高技、三年制中专、对口单招、成人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太仓中专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为重大机遇,紧扣太仓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品牌。
五、特色办学,共同发展
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常熟职校的英国现代学徒制;坚持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服务,努力实现职教惠生惠民,把课程建设与岗位能力培养相对接,服务就业创业,以“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创业育人、赢在职教”作为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了“校区企业”与“企业校区”,创建了“生活、文化、科技”三大学生创业园。
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要以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通过增内涵创特色,建设校园文化等举措,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特别是牢固树立抓招生就是抓项目的观念,把招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实。
(一)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增强学校招生吸引力
1.实行学生管理的准军事化,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生源来源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常规管理达不到理想效果。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由教官进驻校园,建立学生管理的准军事化,学生树立了准军事化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把军人的内务管理,部队的优良传统,部队管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以准军事化管理为手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建设示范特色专业,提高专业办学规模
学校优化专业设置,集中力量办好示范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提高专业办学规模和效益。畜牧兽医是自治区级示范专业,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宠物养护与经营是学校的特色骨干专业,每年要吸引大批学生报读,力争90%以上的学生都是报读示范特色专业。
3.建设“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校企文化,提升校企合作紧密度
学校一直要遵循校企双制办学、共育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制度,为社会输送毕业即可上岗,上岗就能胜任的实用人才。与柳州宏华物业有限公司共建第一教学实习牧场,累计投资4600万元的现代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共有猪舍13栋,鸡舍7栋,大型孵化机、出雏机52台,鱼塘5亩。可同时提供200个实训岗位,80个顶岗实习岗位,合作生产的“柳麻”牌麻花系列鸡苗、肉鸡获广西名牌产品。实现了教学、实训、实习及生产于一体的标志性校内实训基地。
4.加强社团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成立书画协会、创业协会等20多个社团建设的保障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广泛开展有益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意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5.开展“爱劳动”教育,实行“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全面扫”制度
实行校园公共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把校园公共场所划分若干责任区,由班级的学生负责清洁卫生,每天三扫,并进行评分公示,清洁区实行奖罚制。每周星期一下午进行全校大扫除,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五下午进行全面扫,全校教职工都参加劳动,培养师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拓宽招生渠道
实施“自办企业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学校制定专业教师自办企业奖励办法。有20位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自办企业,总饲养动物存栏量达8万头(只),年提供商品猪、鸡6万头(只),带动近300户养殖户发展。同时发挥技术优势,为周边企业、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技术难题,提供畜禽诊疗技术服务。学校教学实习牧场、兽医院、宠物诊疗美容中心、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兽药服务部等校内实训基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种猪、鸡苗、猪精液、兽药等产品,年均诊治畜禽病例1万例以上,教学实习牧场年均为社会提供优质种猪500头以上、猪苗2000头以上、鸡苗800万羽以上。
(三)加强和县级职校合作,保持稳定生源
利用学校涉农专业办学优势,与灵山县职校、灌阳县职校、柳城县职校、融水县职校、融安县职校、三江县职校联合办学,联合招收畜牧兽医专业学生80人,带动农村薄弱职校共同发展。
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充分借鉴他校的有效措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结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内涵建设,做大做强职业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