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科学学科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2017-09-27黄亚东
黄亚东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在江苏地区也开始实施。目前,学校如何实施科学课程和在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等问题都是需要迫切了解的。笔者从目前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入手, 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观点,供广大教育工作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育现状 问题对策
G623.6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 科学教育的任务不仅局限在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更要求我们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养成科学精神。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个时期,对于他们而言,培养其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对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等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笔者在近几年参与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小学科学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区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不容可观, 这是由当前新课程改革不相称等因素所引起。
一、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存在对小学科学认识误差
或许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部分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在升学考试中,语、数、外三大学科占有分值比大于其他学科, 甚至有些学校判断优秀学生的条件就是看他们的语、数、外的考试成绩,对于科学价值不太明确的科学课,往往置之不理。有了上述的认识,学校在科学课教师配备上不加重视,例如配备能力较弱的教师或年纪较大的教师。在相当大部分的学校,很多班主任教师都由语、数、外等“主科”教师担任,很少由科学课教师担任,因而使科学教师的地位“低人一等”。同时,学校在扩充教师队伍时,更注重的是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教师聘用,对小学科学教师的定向招聘几乎没有,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科学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其产生失落感,从而出现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科学课教学。国家对计划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没有主、副之分, 只有不同的课程其功能和作用不同的区别。如果我们单纯把科学课看成副科,不仅影响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还违背了教育规律,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在国外很多国家, 都把科学课纳入核心课程,并且规定所有5—16 岁孩子都必须接受法定的科学教育。因为他们认为对小学生实施科学教育基础课程,也是必要课程,不可忽视。因此,我国在新课改把“自然”课改成“科学”课,足以说明国家对在小学阶段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或结构不合理
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执教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一部分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却无法满足这一基本条件,出现了小学科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并身兼多职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无法达到新时期下对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出现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那些一直坚守在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数量相当少, 这样的教师结构难以保证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缺乏教学材料或缺乏对教材整体把握
作为课程资源的教材, 它仅仅给我们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和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如果离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那么教材自身的作用就变得很小。小学科学教材所提供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材料, 真正的材料是自然界中的材料实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教材。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教材,为教材所累。
科学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每一所学校必须开设科学专业教师,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以上小学要按照国家仪器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二类标准。”虽然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投入明显加大, 按照国家规定不同类别的学校配备了不同标准的实验室和仪器保管室。但是,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出率还是不高,在黑板上画实验设计、口述实验现象、凭空推想的实验结果比比皆是。导致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虽然配备了实验仪器设备,但是常规仪器比较多,没有可匹配的教材或可用的材料较少。
二、改变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是强国的根本,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其次,要发掘科学教学人才, 让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教师充当专职科学教师, 并且严格要求教师按照课程表上课, 采取强制性措施来保证科学课程的顺利开展, 这样才能保证科学课不会被挪用。最后,消除“主、副之分”及关于“主科”教师担任班主任这类无稽之举。
(二)加大教育投入
虽然上述,并没有说到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 但是这个一直是困扰着大部分小学学校的,特别是一些西部或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经费的短缺,使得实验室在很多小学都是有名无实,实验器材非常短缺或基本没有或者设备老化,甚至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而且,学生和教师也很少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教学,导致了科学教育质量低下。所以,我们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經费的投入,并进行有效监督,把国家规定的科学实验的设备器材配备完整,同时增订一些教学器材及图书材料,监理科学实践和培训基地,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学校也要重视科学教学的质量问题,专门配备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教师和学生有条件的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教师作为学校的基本元素,也是新额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其水平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要提高科学教师的素养问题, 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加强教师教育,加强科学教师培训的力度,注重科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林,彭蜀晋.科学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9):18—20.
[2]基础教育司.九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 年级)[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段佳.浅谈小学科学教师素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33—34.
[4]赖肖冰等.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6):6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