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幼儿园小班半日活动的观察研究
2017-09-27李汶聪
李汶聪
[摘要]主要关注北京市某幼儿园小班半日活动的实际状况,从生活活动、区域活动及集体活动三个维度进行现场非参与式观察,。教师基本可以根据纲要的基本要求来进行活动,选择适宜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符合其学习特征的相关活动进行组织。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改正的内容,只有不断的精益求精我们的教育才能更符合孩子发展。
[关键词]半日活动 生活活动 区域活动 集体活动
G615
一、问题提出
北京市某幼儿园主要开展的是主题课程,一月一主题,从数学、语言、艺术、社会多个领域展开,采用发现游戏、小组活动、集体讨论会等组织形式。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是建构知识经验的主体,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国外研究表明,参与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是幼儿发展的前提,是早期教育机构中评价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1]。高参与度可以引发高发展度,低参与度则可能导致低发展度。为了提高课堂交往的有效性,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2]。本研究力图通过观察幼儿半日活动的情况,了解幼儿参与活动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文献法搜集科学教育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是对幼儿园半日活动的相关文献梳理力求从已有的文献中寻找本研究开展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观察法:主要进行非参与性观察,采用事件取样的观察研究法,实地观察记录儿童在班半日的在园生活。
三、研究结果
(一)生活活动
每天老师都有指导重点,以教育笔记形式将内容与要求写出来,更有侧重点。以吃饭为例它的指导要点是快速完成餐前准备,以免进食过凉。但实际情况是早餐供应15分钟后,保育员送回食物,一些来园的孩子就会吃不上饭。对于进餐,让孩子快速进餐,保育员会平均每一分钟说一名孩子让其快点吃饭或者制止孩子之间的聊天而进餐时间只有20分。
(二)区域活动
主要以图书馆为例,(同时开放拼插区、美术区)每5分钟观察一次儿童人数看书及教师指导状况:
在这个活动区内开放时间比较充足,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但是阅读区中的幼儿教师全程几乎无参与,只在最后10分钟内有实习教师进行指导,但是给幼儿讲故事,对其他孩子的关注比较少。并且本班各个区域的划分不明确。
(三)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的实际情况是每周三、四每天都会有进行英语活动。有时老师会进行与周主题相关的一些集体谈话活动,但是活动较少,因此本研究只以英语活动过程为例。活动开始前英语老师为每位孩子准备好材料,教师读一边教材上的内容,幼儿跟着朗读,每个孩子根据材料上的内容粘贴画,贴好后活动结束。操作简单,对于年轻教师容易上手。但是教师只运用教材,机械性强;幼儿的个体差异照顾不到;教材设定与幼儿认知水平不符。
四、教育建议
(一)生活活动
依据幼儿实际状况,未吃完的孩子由保育员照看,吃完饭的孩子可以由带班老师组织活动或幼儿游戏。保育员、老师各司其职。
打破过去幼儿园把“生活”局限在具体生活环节的做法,强调幼儿获取生活经验途径的多样性,加强“生活活动”在幼儿园游戏、运动、学习等各种活动及家庭生活中的渗透; 强调“生活”不仅要关注幼儿做人做事的行为与习惯,还要关注幼儿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情感;不仅要关注幼儿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幼儿共同生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幼儿园的生活教育,还要关注家庭生活对幼儿的影响。
(二)区域活动
教师对区域活动应进行适当指导。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幼儿便于参与,选择,因此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的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在区域活动的标记符号设计上,要求教师精心思考,标志力求新颖,幼儿一看就明白,便于幼儿活动,告示栏和识别证能真正发挥作用。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做到与主题活动紧密相关,孩子可以随时进行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活动材料,自由找合作伙伴,但是每个班级必须要创设两个固定的活动区域,为幼儿随时使用。
(三)集体活动
教材的选用要依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不要为了方便,只用一套教材。教师要注意到每个孩子的接受情况。教育活动组织和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的自主选择是幼儿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我们应把幼儿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幼儿的自由选择,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获得真正的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总体来说,该班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孩子年龄特点来组织半日活动的开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的要求进行活动。集体活动中,老师虽然组织的很有条理,可是如何让幼儿的参与度的提高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才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生活活动并不保育员一个人的工作,它其中也蕴含着教育,也需要老师的加入,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让孩子的身心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7).
[2]张希希,徐继存.论有效课堂交往及其意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4):31.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国家教育部.20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