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7-09-27杨晓华
杨晓华
【摘要】 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教育实践证明: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逐渐形成,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改进非常困难。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美观书写的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大声地读书的习惯、广泛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勤于质疑提问的习惯。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良好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从小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自觉地饶有兴味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
一、美观地写字的习惯
1、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培养正确写字姿势入学时抓起,入学的儿童可塑造性较强,书写姿势尚未定型,必须让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习惯,不管何时何地写字,一提起笔来,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力争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一开始可能影响做书写的速度,持之以恒,越来越熟,写得好写得快。上课前刨好五支铅笔,放好书本端正坐姿,执笔方法正确。书写时,巡视提醒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提醒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整个字的结构,各部分的比例等。课堂上要反复诱导,练习中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有节制训练,关注学生的发展
练字一定要精,不能贪多,这是有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因为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兴趣难以持久。书写时间久了,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坚持 “少”,保证 “好”。每一节的字,每一个写四次,觉得写好了,可以少写,觉得写得不满意,重写一次,写到自己满意,书写时不准用橡皮,那就是达到 “好”。一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选择作业的权利。
二、良好的听课习惯
认真听讲是学生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前提。教师讲述注意突出重点,捕捉学生的注意,巧妙提问,拓展思维,激起兴趣,让学生爱听。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提出听讲的具体要求,给予学生“听”的方法,让学生会听。
1、 营造情境让学生想听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很容易受受情感因素的支配。因此,一定顺应儿童的心理要求,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天性,营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让小学生分角色朗读,几组同学过后,新鲜感就没了。课件演示使课文以成语动画的方式播放,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给动画里的青蛙和小鸟配音,看一看谁配的音好,互相评价优点和缺点,孩子们很认真、很尽力的听,评价比较客观,很快就背诵了课文,对各个角色理解的到位,一节课活而不乱,效果明显。营造情景,诱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情境中倾听。
2、 给予方法,让学生会听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是否能听明白,是否有相同观点,是否有所感悟,大脑中多问些为什么?例如教学 “看图写话”,向学生讲述如何倾听别人讲话以及这样做的好处,接着观察图片,然后教师口头作文,让学生听一听是怎么写话的:“星期天,小猫出去玩了,小狗背着书包……”有个学生举起小手说:“老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小狗背着书包,不应该是星期天。”孩子的一番话教师着实高兴,这位学生用心听了。学生习惯的培养,应该时时提醒,反复抓、抓反复。
三、大声地读书的习惯
1、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定使学生认识朗读的重要意义,以精彩的范讀打动学生的心,阅读时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生情并茂营造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打开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从教师朗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中,了解老师是如何读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注意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运用激励机制,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及时肯定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开展各种朗读比赛。
2、 从基本功着手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须读正确、读响亮、读流利,好的习惯阅读好书迎刃而解。让学生摹仿教师读书,小学生摹仿能力很强,摹仿久了,形成了知识的沉淀,读书的能力初见雏形了。例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每当读到狼教师用低沉恶狠狠的语气,读到小羊时用无辜可怜的语气,学生摹仿读了几遍,仿佛看到了凶恶残忍的狼和善良可怜的小羊,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如指掌。
四、日益积累的习惯
学习语文必须积累熟读背诵,正如俗语所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1、 熟读
这是背诵的基础,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读熟后试背,背错的做上记号,特别留心这一地方,事半功倍。
2、理解
理解有助于背诵。熟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感情,理清文章的结构,背诵时胸有成足。掌握段内的层次,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较长的句子,掌握主干,抓住重点词语,以重点词语背诵有关句子,背诵整段文章。
3、 巩固
为了防止遗忘,隔一段时间,一定把背诵过的课文拿出来进行温习,再背一次,巩固记忆。
参考文献:
[1]赵丹芳. 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孙世丹.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金哲民.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 现代教学,2015,19:50.
[4]王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新课程(上),2015,08:23.
[5]潘婉君. 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11,23:57-59.
[6]张会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J]. 学周刊,2011,15:156.
[7]贾东花.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 考试周刊,2014,01:46-47.
[8]杨彦军.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 成才之路,2014,17:71.
[9]张月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6:83.
[10]刘延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新课程(小学),2014,09: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