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同形异义词的翻译及在教学中的对策
2017-09-27仇梓萱于海江
仇梓萱+于海江
[摘 要]在汉日两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但其词义并非完全对等。这导致学习者在日语学习及使用中存在一些困惑或问题。文章针对汉日同形词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导致翻译错误的原因提出几点在教学中的对策。
[关键词]日汉同形词;词语翻译;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9-0094-04
中日两国语言分属于不同语系,但都使用汉字来表意。这对于两国间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两国的外语学习者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同时也对学习者造成一些困惑。很多日语词语在字形上与汉语一致或相似,学生们就会以其汉语意思来理解和记忆,这经常会导致翻译上的不当或错误。近来此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吴文洁、杨丽华、赵雁风等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文章在此基础上试从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原因、词义对比分类及教学中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原因
日汉同形异义词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日本在公元三世纪左右开始使用汉字,现在仍用来表意,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等,有些词的词义已与最初从汉语中传入时不同。
二是随着汉字逐步被日本社会消化吸收,日本人也开始利用汉字创造出新的词汇。特别是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府及民众积极汲取西方先进文明,当时的译者将很多来自西方的新词译成汉字词。这些词一部分来源于古汉语,转用其在古汉语中的词义,来指代新生事物,即陈词新用,例如“経済”、“共和”、“民主”等。“民主”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百姓的主宰者,即帝王或者官吏,出自《尚书·多方》中“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当英语词“democracy”出现在日本译者面前时,日本就选用了“民主”这一词,但“民主”在古汉语中的词意被摒弃,而被赋予了“人民享有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权管理、选举国家管理人员等权利”的新词义。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用汉字的字义,将其组合起来以表示新的语义,例如“科学”、“絶対”、“進化”等。“進化”是由日语动词“進む”与“化ける”中的常用汉字组合而成。“進む”在日语中是向前进的意思,“化ける”是改变原来形态的意思,将这两个常用汉字组合之后就产生了化学变化,具有了新的词义,即“生物等历经几代其机能、形态发生变化,以达到更加适应环境的这种状态”。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及开明的官员们了解到日本西学东进后明治维新的成功,也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主要途径除了直接翻译英文原版书籍外,还通过日本这个中介大量翻译日文书籍。这一点,在1921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何为日本文化》的演讲中可以窥见一斑:“由于日本受西洋文化的影响,最近许多中国学生到日本留学,他们读日本的书,接受日本的思想。当然,即使是西方思想,那也是通过日本人而接受到的。与传播到各地的文化逐渐向中国的中心逆向发展一样,现在日本对着中国的文化逆向发展也已经出现……”同时,这些和制汉字词汇也就逐渐逆流回汉语,例如“電話、科学”等词汇。由于这些词的词源就是日语中的汉字词,所以这些词在中国的接纳度及普及率明显要高于直接由英文音译而来或是中国译者创造出的词。例如,英语词“telephone”,当时的中国译者将其直接音译为“德律风”,这显然在发音、表意上不如日语中的“電話”。还有,“evolution”一词,翻译家严复先生将其译为“天演”,明显不如日语中的“進化”更通俗易懂。史有为也认为“(日语词汇)要比严复等人自创而未经考验的译名更适合这些知识分子的口味”。所以,这些由日语传入的外来语使用频率渐渐提高,且最终留存在汉语中。这些词的造词方法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甚至直至今日好多人都不知道其是外来语,而以为是中国人自创或是固有的。这类词现今仍然源源不断地融入汉语中,例如近年来流行的“人气、素人”等。
虽然这些外来词无论从词形还是词构造上来看,都几乎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但其词义并非与其日文词源完全吻合。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词或多或少其词义甚至词性都发生了变迁,这就导致了部分日汉同形词其词义并不完全或完全不对等的现象。
二、汉日同形异义词词义对比分析
(一)汉语词义﹥日语词义
在汉日同形词中,一部分汉语词语的词义范围要广于与其对应的同形日语词。比如说“人家”一词,在汉语中“家”有一声和轻声两种读音,其词义范围远远要大于日语“人家”。日语中的“人家”只表示 “人の住む家屋”即“住户”。当汉语“人家”(“家”读一声)表示“住户”时,就可直接翻译成其日语同形词“人家”。如:
例1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雲の生ずるところに人家あり。
例2 这个村子人家不多。/この村には人家が少ない。
而在以下例句中若是譯成日语“人家”恐怕就要闹笑话了。
例3 富裕人家。
例4 她已经有了人家了。
例5 借人家的书应该赶紧还给人家。
例6 人家好心好意地跟你说,你为什么不听?
例7 你磨蹭什么,快把人家的东西给送去。
例3和例4当中的“人家”同样也读一声,但其并不表示“住户”,例3中的是指 “家庭”,直接翻译成“家庭”。例4中的“人家”则是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在翻译时就得译为“嫁入り先”。
例5~7中“人家”中的“家”的声调为轻声。三个例句中的“人家”分别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 “我”“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或‘他们相近”。例句5中“人家”在表示“别人”时,可译为日语“人”“他人”“ほかの人”等,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意义。例句6中的“人家”是反身代词,俏皮地自称自己,在翻译时多译为“私”。由于日语口语中男女自称有区别,为了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原词俏皮的语言色彩,当说话人是女性时可译为“あたし”。“あたし”一词本身就有撒娇卖萌的含义。而当说话者是男性时根据说话人的年龄、性格等可分别译为“僕、俺、わし”,在说话人是年幼的男孩或年轻且书生气比较重的男性时,译为“僕”比较好,而“俺”则更适用于社会气重的男性、热血青年或是比较傲慢的男性等,当说话者是年老者以及使用方言的人时,“人家”译为“わし”更恰当。而例句7当中的“人家”是指特定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或“他们”相近,在翻译时根据指代的人的性别不同可译为“彼·彼女·彼ら·彼女たち”。另外,根据语境也可直接省略不译,例如“人家小王真不愧是博士呀”,在此句中“人家”和“小王”都指代同一人,翻译时可省略。endprint
同时,“科学”这个和制词原本在日语表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名词,但在汉语中,还有形容词的词性,表示“合乎科学的”。例句“这种说法不科学”中的“科学”,应译为 “科学的”或“合理性”。
(二)汉语词义<日语词义
汉语“远虑”一词,其词义就单单只有“长远的考虑”一层。而其对应的日语同形词“遠慮”(注:虽对应词为汉字繁写,本文中也视为同形。)除了“长远的考虑”之外,还有“客气”和“谢绝”的词义。例8中日汉词义对等。而例9中“遠慮”则应译为“客气”。例10中,“遠慮”根据语境译为“免去”,表示“谢绝,婉拒”。
例8 深謀遠慮。
例9 どうぞご遠慮なく。
例10 新年のご挨拶は遠慮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此外,还有“男女”一词,在汉语中指“男和女”。而在日语中有两个读音,分别是“だんじょ”和“おとこおんな”,前一个读音,其词义与汉语同形词词义一致,而后则是指“虽然是男的却有女性特质,或虽是女的却带有男性特质的人”。后项词义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日语中在表示这一语义时通常用“オカマ”,“おとこおんな”,但往往如此就更容易导致误译。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说男的娘娘腔时,则可译为北方方言中的“二椅子”,或用近来年轻人的流行语,就是“伪娘”或“娘炮”。而在说女的时,则可用“男人婆”或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女汉子”。“男人婆”相对而言带有贬义色彩,而“女汉子”虽然也是说女性带有男性特质,但在语言色彩上则有褒有贬,在翻译时应根据语境酌情选择。
(三)汉日同形词词义部分重合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就是日汉同形词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词义,但只有部分词义重合,而其他词义则相差甚远,例如词语“意见”。
例11咱们来交换交换意见。
例12对你的这种做法大家都很有意见。
例11中的“意见”是指“对事情的一定的看法或想法”,这与日语当中的“意見”中“ある物事についての個人の考え”这一词义一致,在日汉互译时这一用法就可直接翻译成其同形词。例12中的“意见”则是指“(对人或对事)认为不对因而不满的想法”,而日语同形词“意見”则并没有这一词义,在汉译日时就需灵活处理,按照其意可翻译为“不満、文句、異議”等。此外,日语“意見”还有另一词义是“人を戒めること。いさめること”,表示規劝、劝告、忠告的意思,如例13和例14。这在日译汉时就应注意不能译为汉语同形词“意见”,而应根据其语境译为表示忠告、劝告之意的“劝诫、劝说”等。
例13 タバコを吸わないように医者に意見された。
例14いくら意見しても彼には馬耳東風だ。
另外,汉日同形词“爱人”也同样属于这类。汉语“爱人”与日语“愛人”有两项共同的词义:一是“恋爱时男女中的一方”。而这项词义的用法其实在两语的实际使用中频率都不高,一般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当中较多使用。二是“爱别人,爱护并帮助他人”,如汉语“仁者爱人”、“君子之爱人以德”,同样在日语中也有,如西乡隆盛的座右铭“敬天愛人”。这些属于书面语,使用频率也相对较低。这两种词义在日汉互译时直接翻译成其同形词即可。而其不同的语义则使用频率相对要高得多,如:
例15 这是我爱人。
例16 您爱人是哪位?
例17 それはあいつの愛人だ。
例句15、16中的“爱人”指“丈夫或妻子”,而例句17中的“愛人”却是指“情人”。在例句15中,是说话人对他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如说话人是男的时,“爱人”则翻译成“妻”,而说话人是女的时,则译为“夫”。例16是说话人称呼对方的“丈夫或妻子”,根据说话人性别的不同,在翻译时可译为“ご主人”或“奥さん”。
而例17中的日语“愛人”则指无婚姻关系却保持肉体关系的人,带有贬义,旁人用时多有污蔑的意思。这项词义原本在日语中是没有的,也是二战后才开始逐步广泛使用的,多用于指女性,而这一词义在汉语“爱人”中并不存在,翻译成“情人、相好的、二奶、小三”等。
(四)汉日同形词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同形词是在日常使用、翻译当中最容易出错的。虽然字形完全或基本相同,但词义却相差甚远。例如汉语“自负”一词,有“自己负责”和“自己以为了不起”两项语义。日语中的“自負”就只是表示“对自己的能力、工作等持有信心”。日语中的“自負”的词义色彩与其汉语同形词的第二项相反,前者是褒义,而后者则是贬义,若在翻译中直接译为其同形词,那么整个句子意思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例18 彼は自分の書が一流であると自負している。
例19 自负盈亏。
例20 他很自负。
例句18中 “自負”应译为自信,而例句19当中的汉语“自负”一词是动词,表示“自己负责任”的意思,日语中无对应词,可译为小句“自分で責任を負う”。而例句20当中的“自负”是贬义形容词,一般多译为动词“うぬぼれる”。
此外,虽然有些同形词词义基本相对,但使用的场合或修饰的范围却大不相同。例如说“校长”,汉语当中无论是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领导者,都可使用,而其日语同形词只是指中学的校长,大学校长则是要用“学長”。还有,“红颜”一词在日语和汉语中都是夸赞人年轻貌美,但对象却完全不同。汉语中是指女子貌美,例如“红颜易老”、“红颜薄命”等,而日语中却是用来夸赞年轻男孩,例如“紅顔の美少年”。
三、教学中避免日汉同形词误用的对策
由于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同形词数量庞大,对学生而言有时弊大于利,因为学生见到日语中与汉语同形的词时,多会以汉语词词义先入为主,多根据汉语同形词的词义来理解和记忆。例如说日语词“水”,当指引用水时,它就单纯指凉水,而汉语中既可以指凉水也可以指热水。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当树立学生正确、严谨的学习态度,切勿望文生义。遇到日语汉字词汇时,不能依赖自身的母语对其进行理解,而应查字典、词典,并且要看其日语解释,不要单纯只看汉语翻译,否则会导致理解不到位,且限制汉语译词的选择。endprint
其次,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母语修养。好多学生在日译汉时最大的困惑不是在于不理解日语原文的意思,而是不知道如何将其意思用合适的汉语表述出来,尤其是日常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词。这就导致好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其同形词。例如“八面玲瓏の人”,在这里是指胸怀坦荡的人,而在汉语中指人处事圆滑,面面俱到。有些学生在找不到恰当的译词或对汉语词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大多就直接译成其同形词。所以,学习者在学外语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母语水平。
另外,在学习外语的同时,还应了解其母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等。日本文化多起源于中国,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事物不断地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与最早传入时的样态已不尽相同。与中国一样,日本也过除夕、春节等,但这些节日的日期是公历。以前日本也使用农历,但在明治5年,开始使用公历,废除农历,所有的节日也定在公历的那天。所以,翻译 “正月”“中元”等时,最好添加批注。还有,日语中的“餃子”与中国的也不同。中国的饺子包括水饺、蒸饺、煎饺等,但多指水饺。而日本人说“餃子”时,则指煎饺。我们将饺子作为主食,而在日本却将其视为一道菜。虽然饺子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与其最初形态已大不相同。
四、结语
汉日同形异义词数量较多,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导致在翻译实践中出现一些错误。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四类举例进行简单论述,提出了解决方案。教师在日语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重视日语本身的学习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并不断提高自身母语水平,加深对文化的了解。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文洁.日译汉时日语同形词的翻译问题[J].考試周刊,2013(8):76-77.
[2] 杨丽华.跨语言交际中词汇困惑之对策——以日汉同形异义词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9):179-180.
[3] 赵雁风,宋晓凯.浅议汉日同形词的翻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273.
[4] 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40.
[5] 内藤湖南(著),刘克申(译).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0.
[6]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57-265.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 金田一京助,山田忠雄,柴田武,等.新明解国語(第5版)[Z].東京:三省堂,1999.
[9] 高宁,杜勤.新编汉日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2-23.
[10] 王永全,小玉新次郎,許昌福.日中同形異義語辞典[Z].東京:東方書店,2007.
[责任编辑:钟 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