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权”到“师者尊严”
2017-09-27温彩虹
温彩虹
如果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会不会不好管理?会不会不听我这个当教师的话?万一我哪天说错了,他们指出来,会不会影响我的尊严?
一次课堂上的失误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课堂上,我乐此不疲地和孩子聊关于“有”的成语。
“有勇有谋!”小元同学脱口而出一个。
“有勇无谋!”文文举一反三。
我看着他们热情高涨,也被感染了。“历史上,张飞算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了。”我并未多想,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张飞勇猛是出了名的,《三国志》中就称赞张飞“为万人敌”“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然而他却是一个脾气暴躁、好逞匹夫之勇的人。《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都记载刘备批评过张飞。于是,张飞在我心中确乎是“有勇无谋”的形象了。
下课后,身边围过来两个男孩子,是爱读历史的小程和小范同学。小程同学忽闪着一双大眼睛:“温老师,我觉得张飞不是有勇无谋的人。”那神情,仿佛是我错怪了他的老朋友似的。旁边的小范同学也连连点头:“是的,张飞可不是那样的人。”
我顿时有些无言以对,他们这样的说法颠覆了我对张飞的看法。他们可只是三年级的小屁孩,难道我对张飞的了解还不及他们多?我倒要听听他们的想法了,“哦?你们说说印象中的张飞。”
小程同学似乎有些着急,“严颜就是张飞用计谋抓住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呀,严颜?我竟不清楚他是怎么被抓住的,只知道他是一位很有豪气的将军。实话实说,我对三国确实不太感兴趣。”
小范同学也急着补充:“瓦口隘,瓦口隘也是张飞智取的呀!”
呵,看来这两位是三国迷呀,我不敢恋战:“看起来你们俩对三国的历史很了解啊。”还没等我说完,小程接话:“是的,我妈妈给我买的《三国演义》我都读了三遍了。”听了小程的话,我马上借机:“这样吧,明天,你们把张飞有勇有谋的证据拿来,我们再做探讨。”说完,匆匆回办公室立刻查阅严颜、瓦口隘的资料。
第二天一早,两个小家伙就拿着一本《三国演义》来找我了。没等他们开口,我先说:“张飞这招以假乱真的计谋可真不错啊。”
小家伙们马上就明白了我在说什么:“是呀,张飞这招把老将严颜都骗过了呢!”小程接着说,“这次计擒严颜,张飞做了很多工作,他侦察地形,还故意让严颜的密探偷听到消息。”
我又说:“张飞还很大度呢,他钦佩严颜为人,向老将军施礼赔罪呢!”
接下来,我们又谈起了张飞智取瓦口隘。从张飞与张郃的大战二十回合,到张郃狼狈逃跑,我们聊得不亦乐乎。
过了几天,我们在班级开展了“张飞有勇无谋吗”的研讨会。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讲着有关张飞的故事,据水断桥、大破张郃、新亭侯刀……个个胸有成竹。
“张飞有勇无谋吗?”每每想起这件事,就给我很多感慨。师者尊严,到底是怎样的?是教师说的一定是对的?是教师不许学生质疑?是学生提出疑问后,教师一言以蔽之?或许都不是。这件事后,我并没有发现孩子们不尊敬我,反而更加亲近、喜欢我了呢!
看来,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并不会影响“师者尊严”。但是,这需要智慧。一味地放开,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真的失去了“師者尊严”。这个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以生为友,平等相处,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