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

2017-09-27陈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改善突破

陈飞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突破 改善 小学数学 教学课堂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启蒙阶段不断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度、对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生关系僵化,缺乏对学习的热情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代表者,权威的象征。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为了维护老师“权威”的形象,很难真正做到与学生实现平等相处,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僵硬,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知识的交流。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不到妥善的开发,学习的热情逐渐下降,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对于学习中存在的疑惑不能做到及时的向老师反馈,久而久之形成无效的教学活动,数学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1.2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学重点不突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造成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单纯地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教学目标的设计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无法为学生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过于困难,这就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小学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完全失去了自主权。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和乏味,课堂氛围容易变得凝滞,学生慢慢的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在课堂上难以保持学习的热情。

二、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措施

2.1加强课堂练习和记忆巩固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将课堂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数学学习空间和机会。在课堂上既要将数学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利用课堂的剩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比如:在学习了多位数的乘法之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进行练习,如:308×25、32×78等等。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可以及时地对课堂上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进行记忆和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练习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扩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练习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进一步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

2.2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当下,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实现知识的动态化、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呈现。能够把复杂枯燥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图像、动画等,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小学生天性好动、贪玩,如果课堂吸引不到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他就会脱离课堂,甚至思想逃离到课堂之外。而多媒体以声文图茂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着他们,有利于他们参与其中。同时,多媒体拥有很好的课堂总结功能,很容易实现知识的区分,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在低年级教授《数一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物或者玩具,让学生学习数数,由于选用的物体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东西,一下子让他们精神振奋,可想而知必然会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

2.3强调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于掌握的知识的应用,摆脱传统题海战术的思想束缚,不能一味的追求对于知识的理论掌握情况和分数的高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数学知识,既达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又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旗杆、课本、铅笔、课桌等用形象生动的事物加深学生对于长度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2.4联系生活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更能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了《圆的面积》后,可让学生算一算家中钟面的面积;在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分组测量田地的面积;学平均数时,请同学求本组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在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后,请同学通过测量求文具盒的体积;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2.5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考虑到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不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转变数学课堂教学思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为此,我们不但要明确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重要性,还要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努力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广大教育者长期以来的共同追求,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应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以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展全面的、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黄俊.基于新课改下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6-7.

[2]梁玉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07:1.

[3]冯秀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改善突破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