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大風口你應該關注什麼
2017-09-27史瑩
史瑩
近來,「人工智慧」一詞,已經屢次成為多家媒體頭條。作為風口上的產業,我們撥開眼花繚亂的人工智慧開發案例,看看隱藏背後最有價值的資訊到底是什麼?
科技大佬的提案透露了哪些關鍵點?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2017年「兩會」上的3項提案全都聚焦人工智慧:利用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優化紅綠燈設計、緩解交通擁堵,用人臉識別技術輔助公安部門尋找走失兒童等。他大膽預測,人工智慧革命和傳統工業革命不同,未來許多產業會實現自動化續作,類似於職業司機之類的工作,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不復存在。
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提交的7項議案中也特別提到,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領域成為全球創新高地。這些新技術平臺的出現,使得大規模的連接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湧現。
小米董事長雷軍也提交了一份加快實施人工智慧國家戰略的議案。他認為,未來人工智慧會取代社會50%以上的工作崗位,同時會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他建議在國家層面進行人工智慧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專項規劃,大力促進人工智慧產業化發展。
可見,儘管目前人工智慧距離應用在各行各業還很遠,但它無疑是未來的大方向,是一個大風口。
未來什麼公司最有價值?
人工智慧浪潮下,各大科技巨頭早已提前佈局,搶占市場。在中國,百度最早提出人工智慧戰略,小米發佈了首款自主研發的SoC晶片「澎湃S1」,並設立了探索實驗室。騰訊也已經成立了AI Lab,致力於打造出一個更加廣義的AI,讓人工智慧產品能夠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放眼全球,谷歌、Facebook、微軟等巨擘更是在人工智慧戰略方面一直高歌猛進。
每個人的「數據排放」已經塑造了另一個自己:你發的郵件、微博、微信;你的網頁搜索、點擊、下載、購買記錄;你的信用卡、電話、健康檔案;你有手機閒逛留下的痕跡;你拍過的所有照片;監控攝像裏的簡短片段……當今這些數據的價值還僅開發了很小一部分,那麼未來演算法進一步發展會怎麼樣呢?
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物佩德羅·多明戈斯在《終極演算法》一書中提出,未來會出現一種終極演算法,它能通過機器自主學習,創造出關於人類的所有知識,這就導致未來一定會出現一種新型數據公司。
「新型數據公司」會對你的網上互動進行匿名處理,並通過伺服器確定這些互動路線,然後通過其他用戶將這些互動集合起來。它會把你這輩子所有的數據儲存在一個地方,會對關於你和你的世界的完整模型進行學習,並對其進行持續更新。它會代表你使用模型,並一直做你要做的事,發揮模型的最大能力。公司對於你的基本承諾是,你的數據和模型絕不會在損害你利益的情況下被使用。這樣的保證真的過於簡單,畢竟你本身就無法保證你絕不會做損害自己利益的事。但公司的存在就取決於這樣的保證,就像銀行的存在取決於它保證不會弄丟你的錢一樣,因此你應該信任這家公司,就像你信任你的銀行一樣。這樣的公司會很快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人工智慧將接管世界?
所有的數據都被數據公司掌控,人工智慧超越人類後,會不會消滅人類?
每個人每天產生的海量數據都無形中將一個全新的數據處理系統——「萬物互聯網」餵養得越來越強大。「個人」正逐漸成為這個巨大網路系統裏的微小晶片,而這個巨大系統卻沒人真正了解。每天你都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和文章吸收無數數據,處理這些數據,再通過更多電子郵件、電話和文章,傳回新的數據。但在整個宏觀的架構中,你究竟身處何處?我們所產出的那些數據,又如何與其他幾十億人或電腦產出的數據連接?
這種無情的數據流帶來了新的發明和破壞,而且不在任何人的計畫、控制或理解之中。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全球經濟如何運作,也沒有人知道全球政治將走向何方,但也沒有人真的需要理解這一切。你該做的,就只是回信回得更快。正如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相信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數據主義相信數據流也有一只看不見的手。
不要和人工智慧對抗,要讓人工智慧為你服務
當然,我們無法真正預測未來,因為科技並不會帶來確定的結果。同樣的科技,也可能創造出非常不一樣的社會。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的興起肯定將改變我們的未來,但並不代表只會有一種結局。《未來簡史》講到的「萬物互聯網」只是可能性,而非預言。作為普通大眾,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享用人工智慧,就像《終極演算法》給出的建議:「不要和人工智慧對抗,要讓人工智為你服務。」
如果電腦已經學會完成你的工作,不要試圖與它競爭,而要利用它。把大數據看作你知覺的延伸,把學習演算法看作你大腦的擴展。當下最佳棋手是所謂的人馬怪(半人、半程序)。在其他許多職業中情況也是如此,這並不是人類與機器的對抗,而是有機器的人和沒有機器的人之間的對抗。數據和直覺就像馬和騎手,而你不會試圖超過一匹馬,你在駕馭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