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碰瓷」劍指人民幣
2017-09-27李曉莊
李曉莊
中印邊境對峙,印度軍隊無事生非,猶如很多交通「碰瓷」者一樣,這是印度故意對中印關係製造麻煩——並且是跑到中國境內「製造麻煩」,不管印度意欲如何,背後都隱隱約約呈現著美國的身影。
印度今次故意對中國「碰瓷」,絕不是「無心之過」,而是「有意為之」,不管是「時間點」的選擇,還是「碰瓷」地點的選擇,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就「時間點」選擇而言,不管是莫迪訪美拜見川普,還是美國此時允諾向印度出售先進武器,乃至美印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中共十九大緊鑼密鼓召開前夕,和東海、南海風波稍見平息不久,如果把一個一個時間點「串連」起來,顯見印度今次「碰瓷」不是偶發事件,而是精心策劃為之。
就「地點」而言,是選擇在中國境內的「洞朗」進行「碰瓷」,實為印度軍隊越過邊境線對中國領土公然入侵。印度為何要這麼做?是印度沒有「國際常識」?顯然是要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故意製造對中國的不利。
印度製造的今次「碰瓷」事件,中國方面之所以「一忍再忍」,就是早已識破了「碰瓷」的目的,因為「碰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動機就是要「劍指」「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因為印度今次「碰瓷」與日本之前在釣魚島(東海)、菲律賓在南海對中國挑起的「衝突」模式如出一轍——用「製造事端」手段刺激中國,用「麻煩」圍獵「人民幣」,可謂是一場目標明確的「金融大戰」。
用「動亂」和「戰亂」驅趕美元回流
眾所周知,美國因轉嫁「兩房美」危機推動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進而用量化寬鬆(QE)把美國的經濟危機轉嫁到全世界頭上,致使全球經濟增長陷入低潮。在實行量化寬鬆轉嫁完「兩房」危機之後,為推動美國經濟復蘇,於2015年末開始進入加息週期——試圖把量化寬鬆(QE)出去的美元「召回美國」。如何才能「召回美元」?除了「加息」「減稅」等「胡蘿蔔」外,還要輔之以「大棒」。這根「大棒」,就是在世界各地製造「動亂」和「戰亂」,用「動亂」和「戰亂」驅趕當地的美元「加速回流美國」。不管是日本在釣魚島、菲律賓在南海,乃至今次印度在「洞朗」,都是要在中國周邊「製造麻煩」,讓中國境內和周邊的美元加速逃離,增添資本流出中國的速度。
而美元回流的最大阻礙就是「正在加速國際化的人民幣」和「正在逐步推展的一帶一路大戰略」。試想,日元當年如日中天對美元構成威脅時,美國強迫日本簽署一個「廣場協議」,就把日本經濟打趴下三十年無法恢復元氣;當歐元漸成氣候後,美國立刻開始對歐元區進行「肢解」,圍繞歐元區此起彼伏的戰爭和衝突,乃至「英國脫歐」事件,已把歐元拖到只剩半條命,能維持多久尚不清楚。在眼下只有人民幣對美元威脅最大的情況下,美國又怎能坐視不見?
站在國際大背景下看印度今次「碰瓷事件」,就知道中國政府應該如何應對了。
(注:「碰瓷」——為敲詐車主而故意製造的交通事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