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

2017-09-27关焕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关焕新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热点。本文主要对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型专业教师培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发的贺信表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专业教育中,培养出同时具有扎实理论基本功、创新型知识结构、现代就业理念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需深入研究与探索。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有机融入应用型本科教育中

1.构建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應用型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相互交融、可持续、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对不同专业本科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反馈,根据社会对创新创业型的人才需求,在原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知识,注重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进阶性(创业教育年限上的进阶性和课程的进阶性),构建基于创造力系统观体系的创业课程体系,将创业理念融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首先,融入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体系。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课程,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比如开设经济类课程、管理类课程、法学类课程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守创新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其次,融入创新创业专门课程体系。(1)将普适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对于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专门课程。比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指导课等课程;对于有潜质的大学生,以专业为背景,开设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创新原理、创造的过程、规律和方法的课程。比如开设税务制度、经济合同、知识产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新创业机会、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计划和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他们掌握商业机会判断、风险评估、团队组织、项目管理等的方式方法。再次,将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融入课程内容中,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尽量缩小学与用之间的距离。

3.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发挥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优势,坚持理论讲授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效完成创新创业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法、体验式教学法等)。调动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4.探索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

不断总结经验,联合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重点教材,修改和完善专业教材。

5.构建以创业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构建以创新创业素质为前提,以创新创业知识为指导,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媒介,突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及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1) 探索和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的训练方法。以创新创业项目和课题为引领,将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与项目、课题有机结合,注重培养能力过程的进阶性,即专业基础训练阶段、分析模仿阶段、分析问题阶段,综合应用开发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训练。

(2)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某一课题、某一项目或实际成品为终极目标进行命题,使学生只有将创新意识、创业理念统筹考虑,充分运用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并将之机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3) 实施“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的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融合、学习与实践融合、研究与创新融合、创新与创业融合,将科研成果、教学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使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4)组织指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和参加创新创业竟赛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往往以工程实际为背景,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相关专业的大部分课程,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策划能力,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品格,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6.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

构建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1)挖掘校内各专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中的实践平台中的创新创业元素,加以有机整合,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2)产学研用相结合既具有创新创业信息交换的特征,又能将大学和产业对接,使资源得以耦合,创新创业思想得以融汇。加强校外行业产业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实施产学研用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融入到企业的产品开发、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全景式真实环境中接受训练,做到教学与实践和科研相结合,科研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相结合。(3)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谋略、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金、场地、设备保障等。endprint

7.系统培育创新创业型专业教师

依据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现有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拟定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方案,开展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专项工作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将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1) 给教师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使之能够了解和获得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2) 聘请专业领域内著名企业家、杰出校友、创业成功人士创业实践导师对教师言传身教。(3) 要求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模仿活动,获得创新创业体验。(4) 召开讨论会,互相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8. 建立与创新创业相适应的学生的考评机制

改变学生的考评机制,将创新创业素质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并给予较为重要的權重系数。同时,探索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考核评估,使之折合为相应的学分。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经验的分享与交流会,提高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定期对自身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做法进行思考与反思,真正将创新意识、创业活动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自身的成才目标相结合。

三、结束语

总之,首先在专业教育基础上,构建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在原专业教育体系中,有机融入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构建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相互交融、可持续、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培养过程、方式和方法,逐步形成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建.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 教育评论,2015(06).

[2] 铁铮. 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落地”[J]. 北京教育(高教),2015(06).

[3] 商应美. 高校创业教育观念的价值澄清与科学定位问题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3(05)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