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改革探索
2017-09-27朱娟肖娟黄尤优胥晓
朱娟+肖娟+黄尤优+胥晓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社会对高质量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是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在现行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实习基地建设薄弱,实习内容、形式单一,设计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性实验项目不足等问题。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针对上述不足实施了必要的改革和实践对策,改进了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教学;卓越工程师;环境科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319.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严重脱离工程实践,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不能支撑社会产业的发展。环境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峻的今天,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环保产业更是至关重要,因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卓越计划”的核心与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目的与要求,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环境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获得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强化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
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卓越计划中环境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环境科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它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学会利用专业工程手段来控制环境污染,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因此在环境科学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显得非常突出,不仅是理论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2]。对于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性人才的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此,环境科学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放之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树立实践是卓越人才培养的成功之本。
二、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实验教学,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实训和独立开设的实验,第二是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第三是相关实验项目,包括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下的各种创新性项目和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第四是毕业论文(设计)[3]。
在实验教学方面,与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相比课程实验的内容较少,且验证性实验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尤其是学科交叉性实验甚少。学生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观点,认为实验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理论中的内容,致使学生懒散,不主动积极的做实验。
在实习教学方面,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过于分散,每次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只能简单参观一下,不能亲自去操作整个流程,完全达不到实践效果[4]。对于毕业实习,实习单位各种各样导致实习效果得不到保障。一些实习企业只安排学生做一些打杂、跑腿等得不到技术锻炼的事情,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单位的实际运作流程,更不能发现与解决问题,没有发挥专业实践的效果。
教师的视野决定了学生的视野。然而,当前只有个别教师重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各种创新性项目和走出去接触相关科研项目,绝大多数教师依然停留在课本教学上,对科研实践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也对不能真正了解社会需求,这会使工程师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由于指导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以及学校实习基地和实验设备的不足,毕业设计的选题缺少挑战性和创新性,与工程实际的问题脱节。此外,许多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以及找工作上,而在这方面所花时间甚少。
三、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采用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年以在校理论学习为主,累计1年的实践与学习环节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的工程师联合指导和培养。因此,除了对理论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外,对实践教学同样也要进行改革。
(一)将企业项目内容融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减少认识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設计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增加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应用型和实践类课程,将企业项目的内容纳入日常教学,使校内实践和企业综合实践相辅相成[5]。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是改革实验课程和开放实验室,要使实验室成为创新性教学场所而充分发挥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以在第二、三学年,结合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举行校内实验设计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对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热情,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由专业老师组织开展模拟实际环境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等。
(二)改进实习方法,提高实习效率
在第四学年实习前,每学期根据课程体系内容,安排专业教师组织带领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工程见习等,初步了解行业运行状况。然后第四学年,由专业教师组织,根据学生特长及志向,合理安排实训企业,并联合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企业生产所需相关知识的补充,并通过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使得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安排学生在专业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个人职业生涯的模拟训练,进行顶岗实习。endprint
(三)完善毕业论文环节的不足,突出工程的实际应用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大学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检验他们大学学习成果的标尺[6],对于以后继续深造和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益处。其次,利用環境科学专业加入“卓越计划”试点的契机,选派相关教师到合作企业中进修学习,以及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建立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方面,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选取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所遇到的工程问题或者所参与完成的工程项目作为选题内容,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的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以后从事环境工程领域事业乃至发展成为卓越环境保护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科研促进学生实践
教师应该了解社会需求,积极与社会需求接轨,承担各级与环保相关的横向纵向项目,通过完成项目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可以充分让实验室成为创新性教学场所。同时充分依托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各种创新性项目,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及科研项目中。
四.结语
环境科学专业是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实践教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7]。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然而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仍处在摸索与探究之中,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争取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出时代发展所需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57):21.
[2] 谢春琼,李元,祖艳群,等.云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4:14-17.
[3] 卢均治, 刘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中, 2012(4):95-96.
[4] 袁斌.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8-50.
[5] 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 2011,14(6):213-215.
[6] 朱启红,夏红霞,宋仲容,等.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82-84.
[7] 张刚,马逊风,盛连喜.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与再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2):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