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心理契约理论指导高职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思考

2017-09-27郝红艳孙美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郝红艳+孙美侠

摘要:新的经济形势和扩招后大量毕业生的不断涌入,使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不断成为评论的焦点,而就业模式的改变使企业更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更有利于从学校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多层面提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7.38

从第一批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至今已有10余年。每年几百万的就业大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竞争越加激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随之更趋严峻。他们的就业压力不仅来自于毕业生人数骤增及经济危机的影响,由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氛围导致的学历文凭和学校的竞争,也是导致其发展空间有限的重要因素。同时,新的经济体制导致雇佣关系从强调职业忠诚转变为注重就业能力,因此,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良性稳定发展的关键。

一、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从这一角度出发,心理契约初步明确了组织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文本合同之外的心理层面达成了某种默契、理解、信任以及期待。

就业能力从9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研究热点,从用人单位的视角来看,有研究者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由人际能力、个人品性、职业发展能力、通用技能、处理工作能力五个维度构成,人力资本和终身学习两种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来看,学生的求职需要不再是追求长期稳定的职业岗位,而是追求短期的交易型心理契约模式。企业只是对员工提供平台和资源,他们期望员工愿意通过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而这种期望就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在现行的择业模式中,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就要从促进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识和理解开始,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二、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不足

当前,高职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有社会、企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但就业能力欠缺也是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1、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欠缺,职业发展能力不够。职业发展能力的要素是对组织所涉猎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和掌握、开放性的国际化思维已经熟知本领域的法律法规等[毛晖],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仍然较多地停留在教科书上,而且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时、教学内容陈旧,从而导致知识的应用能力有限,学生只有在就业后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但这势必会大大增加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容易被淘汰。

2、职业通用技能较低,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通用技能欠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工作操作能力较差、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这几个方面。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对社会及就业岗位的有效认识和操作实践,部分学生从小养成的万事不用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的习惯,致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高,对自己融入社会缺乏足够的通用能力准备。另外,现在的学生整体团队合作能力不强、合作意识淡薄,受挫能力较差,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从而逃避就业竞争,甚至少数毕业生发展为毕业后不就业而完全依靠父母的“啃老族”。

3、处理工作的能力较弱,学习和创新能力不足。对于企业而言,聘用的毕业生作为一种人才智力资源,应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的执行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学生更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对待工作只会实施,缺少创意,在实践中不能举一反三,因此发现不了新问题、提不出新思路,缺乏创新能力,这样就很难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潜力,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4、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足,敬业精神匮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企业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较少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功利色彩較重;部分毕业生个人习惯与他人差异较大,且不能主动融入新的组织群体中,造成交往沟通障碍;还有部分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服务意识差,不愿从事基础服务工作,且就业签约太随意,求职行为较盲目,因而即使就业后也会很容易被淘汰。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影响、就业环境、家庭背景灯多方面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三、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思考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学生工作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是毕业生思政工作的重点。学生在求职创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焦虑、彷徨、盲目等各种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形式内容活泼的团体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进行时态心理调适,指导他们认清就业形势,学会正确应对求职失败带来的心理挫折,增强心理承挫能力。通过生涯发展咨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个性,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规划,从而在隐性层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心理契约。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转变思想认识,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不断的调整自己,对他们职业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帮助学生做好未来与专业方向相关的岗位分析,从而明确该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对员工的要求,让学生自己通过环境分析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初步与未来工作岗位达成一定的“心理契约”。另外,通过邀请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校友等名人与学生畅谈人生,传递市场、社会对毕业生的期望,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正向的学习动机,更积极的去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坦然面对就业问题,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从而构建正确的自我心理契约。endprint

3、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职业修养。职业道德是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敬业精神,就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作为高职院,在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中可以通过督促学生认真上早操、按时上下课,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做好宿舍卫生,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展英语、计算机操作、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和文字沟通能力,办公软件操作等通用能力。另外可以通过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诚信做人,学会感恩,信守契约;通过主题班会、实践参观、企业人讲座等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熟悉职业规范,培养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良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4、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处理工作的能力,进而提升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改革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掘校园内可提供的创新创业资源,创建应用型大学生创新实践孵化基地,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新指导服务;其次,制订不同年级的分层教育计划,使创新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教育专职师资队伍,适当聘请校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成功创业人士等任教,争取政府、投资公司的支持,为高校提供资金、创业指导等资源,将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5、搭建和拓展实践平台,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工作胜任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推行的校企合作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工厂实践和市场实践的双向平台。通过在企业工厂的实践学习,亲身体验企业文化,既能将课堂学习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同时也能通过市场实践提升毕业生综合能力,让他们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研究表明,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实践平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尤对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除此之外可以通过第三课堂的平台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将学生社会实践列入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寒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习、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形式,锻炼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并给予一定的学分。

参考文献:

[1] 苟朝莉.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培育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08(11):47-49

[2] 毛晖.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策略,教育与职业,2015(2):180-181

[3] 赵晓兰. 新形势下輔导员如何指导高职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教育教学论坛,2015(5):35-36

[4] 张振华,徐鹏. 心理契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创新,中国成人教育,2010(5):36-37

[作者简介] 郝红艳(1981—),女,山西清徐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