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希雄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经验

2017-09-27危艳青王文广向希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

危艳青+王文广+向希雄

摘要: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本病多由喂养不当、湿邪困脾、乳食积滞、等引起,向老师认为喂养不当是主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机关键是脾胃失和,湿和滞贯穿其中,治宜运脾开胃为主,化湿或消滞为辅;临床上主要从脾胃气虚、胃阴亏虚、肝脾不调、湿热困脾、乳食积滞、痰气交阻辨证论治小儿厌食。

关键词:小儿厌食;临床经验;向希雄

中图分类号:R27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08-03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或厌恶进食的病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1]。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差异,但夏季暑湿当令时,暑湿易于困遏脾气,使症状加重,各年龄段儿童均可发病,尤以1~6岁小儿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2],在我国城市中有厌食倾向的幼儿已占25% ~50%[3],由于近年来食物安全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及家长喂养不当,小儿厌食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4];长期厌食,可使气血生化乏源,形体消瘦,抗病能力低下,频发呼吸道感染,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可能发展为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5]。向希雄教授从事儿科教学、临床、科研30 余年精究医理,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聆听真传,受益匪浅。现将导师辨治小儿厌食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

清·郭诚勋《证治针经》指出:“但不思食,病在胃”,《杂病广要》云:“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6]”,故小儿厌食的病位在脾胃,其病因有多种,向教授首重喂养因素,认为: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素体脾常不足胃常虚,若家长缺乏育婴知识,未按期添加辅食,或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如过食肥甘、煎炸炙煿之品,或纵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等喂养不当,可致脾胃损伤,产生厌食,笔者侍诊时,据不完全统计,喂养不当占60﹪[7]。另外向师临床上重视七情在疾病中的作用,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恐,若失于调护,猝受惊吓或打骂,或所欲不遂,或环境变更,均可致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乘脾犯胃,形成厌食。小兒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虚,日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湿浊内生,或夏令暑湿困脾,或饮食阻滞,食湿内郁化热,阻滞中焦或脾阳受损痰湿内生,壅遏中州,故向师认为本病脾胃失和是本,湿和滞贯穿其中,不论是内湿、外湿,还是湿热、寒湿,均可困遏脾阳,使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宜运脾开胃,化湿消滞。

2辨证论治

2.1脾胃气虚证本证患儿多见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易感冒,多汗,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向师临床多用四君子之辈以益气健脾。苔腻便稀者,加苍术、薏苡仁燥湿运脾;汗多、易感者加炙黄芪、防风、麻黄根等益气固表止汗。

2.2胃阴亏虚证症见食少饮多,烦躁少寐,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量少,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向师临床用沙参麦冬汤加减以滋脾养胃,育阴清热。食少不化者,加炒谷芽、焦六神曲生发胃气。

2.3肝脾不和证症见厌恶进食,性情急躁,神疲面萎,夜寐惊哭或磨牙,大便不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向师临床多用佛手、香橼、玫瑰花、枳壳、白芍等配合少量柴胡,以免伐肝气劫肝阴,夜寐不安、磨牙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平肝潜阳入阴以助睡眠。

2.4乳食积滞证症见不欲饮食,食满饱胀,嗳腐吞酸,夜卧不安,大便酸臭,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滑。向师临床多用保和丸加减配合厚朴、枳实等以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2.5脾胃湿热证本证多见不思进食或饮食不化,渴不欲饮,面色少华,肢体困重,神疲嗜睡,口臭,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健脾清热化湿,方以藿朴夏苓汤加减(热重者用泻黄散加减),藿香、蔻仁芳香化湿,厚朴、半夏燥湿运脾,砂仁行气化湿,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神曲、山楂、炒麦芽、鸡内金健脾开胃,少量连翘可用以清热。苔黄厚腻者加佩兰以加强化湿;自汗、盗汗者加浮小麦、麻黄根。

2.6痰阻气滞证多见脘腹胀满,呕吐痞闷,消瘦倦怠,舌淡,苔白厚或腻,脉滑或濡细,向师临床多用香砂六君子加减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3验案举例

患儿张某,女,7岁6个月。2016年9月15日就诊。纳差5年余。患儿家长代诉自添加主食以来患儿纳差,夏季暑令之时更甚,食欲差,食量少,日食米饭2两不足,挑食,嗜冷饮、零食,面色少华,困倦嗜睡,伴形体偏瘦、面部白斑、口臭,无发热、腹痛、吐泻等不适,眠一般,大便2、3日1行,质稍干,自诉有便不尽感,小便色黄,量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既往史:平素反复湿疹病史。查体:一般可,呼吸平,咽充血,心脏瓣膜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病理性呼吸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诊断为:厌食病,脾胃湿热证。治宜运脾开胃,清热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处以藿香10 g,厚朴10 g,法半夏8 g,陈皮10 g,云苓15 g,薏苡仁15 g,连翘12 g,波蔻6 g,砂仁6 g,决明子10 g,焦三仙各10 g,鸡内金6 g,苍术10 g,白术10 g,中药免煎颗粒7剂(由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提供),早晚饭后温服。2016年9月22日二诊,家长代诉患儿早餐仍食欲差,食量少,中晚餐情况较前明显改善,食欲、食量均有增加,面色欠华,毛发稍枯,余无不适,眠尚可,大便2日1次,小便可。舌红,苔黄稍腻,脉滑。上方连翘改为10 g,加枳实6 g,7剂,同前服。2016年9月29日三诊,患儿家长诉患儿纳食较前明显好转,食欲改善明显,面色渐润,白斑渐淡,眠可,二便调,患儿精神也有所好转,自愿规律一日三餐饮食,学习、运动皆步入正轨,家长甚是欢喜,大谢。舌红,苔淡黄,脉滑。前方去决明子,加太子参10 g,继用1周以巩固疗效。endprint

按:本案患儿厌食5年余,病程日久可致脾胃虚弱,但处于夏季暑令之时,又有湿邪困遏脾阳,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当先消后补。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能燥湿健脾,以助运化,主治湿热病邪在气分而湿偏重者[8]。本方中藿香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芳香醒脾,化浊开胃,“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之最捷之药”(《本草正义》)[9]。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蔻仁芳香化湿,砂仁行气化湿;杏仁开泄肺气于上,使肺气宣降,则水道自调,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畅通,则湿有去路且有健脾之功;白术益气健脾燥湿,为健脾第一要药[10],与苍术同用增强健脾燥湿之功,神曲、山楂、炒麦芽、鸡内金健脾开胃;少量连翘可用以清食积之热;决明子以润肠通便。二诊减小连翘用量,皆因连翘为寒凉之品,恐伤脾胃;加用枳实消食导滞以助通便。三诊患儿大便自调,去决明子,加用清补之品之太子参以益气健脾,而又免除了大补之滋脾碍胃。全方消补兼施,湿滞得去,脾胃得健,则病自除,是向师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的常用组方。且现代研究发现,藿香的挥发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11];苍术可从不同方面整体改善由于脾虚而导致的大鼠胃肠功能障碍,对因脾虚而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有较好的调节和治疗作用[12];豆蔻挥发油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抑制胃内容物异常发酵,去除胃肠道积气,并有止嘔作用[13]。

4饮食调护

向师临床上不仅重视对厌食患儿的药物治疗,而且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饮食调护工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第二,“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强迫孩子进食,不恣意零食;

第三,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多食果蔬,少食肥甘厚味,切忌过度滋补,在孩子能耐受的范围内,适当地运动。

参考文献:

[1]熊霖.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4,10(1):80-82.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4-137.

[3]赵静,王应麟.王应麟教授治疗小儿厌食[J].吉林中医药,2015,35(7):661-664.

[4]汤丽珠,李昌辉.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2):40-42.

[5]张李靖,孙丽平.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08-309.

[6]王春荣,王海平.陶红辨治小儿厌食经验[J].四川中医杂志,2014,32(4):21-22.

[7]王林群,刘晓鹰.刘晓鹰针药并用辨治小儿厌食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4):32-33.

[8]彭文静,向希雄.藿朴夏苓汤加减配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2):14-15.

[9]李涵,熊磊,陈柏军,等.刍议芳香醒脾法与小儿厌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5):489-491.

[10]陈蔚文.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49-350.

[11]张桐茂.芳香化湿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药效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

[12]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2.

[13]邱赛红,陈立峰,柳克铃,等.芳香化湿药开胃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Ⅱ.对湿困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2):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
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经验介绍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管氏舌针治疗郁证36例疗效观察
卢传坚教授辨治慢性皮肤疾病经验举隅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童安荣主任医师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张恩树主任医师运用药引经验总结
从脾胃论治肺癌浅析
程志教授治疗恶性血液病验案举隅
瑶医权提汤治疗肝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