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氏舌针治疗郁证36例疗效观察

2017-03-04郭翠萍王苏娜管遵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

郭翠萍+王苏娜+管遵惠

摘要:本文通过近5年对66例诊断明确的郁证患者按随机原则抽样分组治疗,2组的年龄分布,病程长短,中医分型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2组均经治疗2~3个疗程后进行评定,运用管氏舌针治疗郁证36例与辨证治疗郁证30例进行对比观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管氏舌针疗法有利于提高郁证的治愈率。

关键词:郁证;舌针疗法;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81-02

郁证是比较复杂的病证之一,是妇女情致不舒,气机郁滞的主要病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加大,本病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国家级中医专家,云南省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舌针理论和舌针疗法。笔者在近5年工作中,运用管氏舌针疗法治疗郁证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本科门诊病人,按随机原则抽样分组,舌针组36例,对照组30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参照《针灸学》[1]进行确诊。

1.1舌针组36例中,男2例,女34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37.6 岁,病程最长6年半,最短10 d。按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型10例,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腹胀纳呆,妇女月经不调;气郁化火型12例,症见:情绪烦躁易怒,胸闷气胀,口干咽干,嘈杂吞酸,大便秘结等症;痰气郁结型5例,症见:咽中作梗,如有梅核梗于咽中痰,咯之不出,吞之不下,胸腹胀满等症;心脾两虚9例,癥见:心悸,失眠,健忘,头晕,伴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

1.2对照组30例中男2例,女28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36.5岁,病程最长2年2月,最短5 d,按中医辨证分型(由上舌针组);肝气郁结型10例,气郁化火型8例,痰火郁结型6例,心脾两虚型6例。2组的年龄分布,病程长短,中医分型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无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舌针组主穴(舌针):心穴(位于舌面尖部,顶尖后5分),肝穴(位于舌面1/3处,边缘向内5分处),脾穴(位于舌面中央处旁开4分处)肾穴(位于舌面中央后3分,外开4分处),聚泉(位于舌面中央处),见图1.金津、玉液、中矩(舌上举舌底根与牙齿龈交界处)。见图2。

配穴:根据辨证配穴为主:肝气郁结型取:内关、太冲、三阴交、膈俞、肝俞、足三里;气郁化火型配取:内关、太冲、三阴交、劳宫;阳陵泉、涌泉;痰火郁结型配取:膻中、丰隆、天突、内关、太冲、三阴交;心脾两虚型配取:心俞、脾俞、神门、内关、太冲、三阴交。治疗方法:舌针3-4穴次交替,针时请患者自然伸舌于口外。如针舌底穴位,请患者须将舌卷起,舌尖抵住上齿门,将舌体固定。亦可由医者以左手垫无菌纱布,固定舌体于口外。虚证选用30号1寸半毫针,在选定的穴位上,拇指向前小弧度旋转。转3~9次稍停为一度补法;一般病情行三度或九度手法,不留针,进针一般约为0.5~1分,勿令太深。实证患者选项用28号1寸半毫针,在选定的穴位上进针1~2分,拇指向后大弧度捻转6次,稍停为一度泻法,一般行四度或六度手法,不留针,配穴每次选项用4~6穴,按常规消毒进针,对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10次为1疗程,每日1次疗程间休息2 d,再进行下1疗程。

2.2对照组按上述辨证取穴为主(同舌针组)配合电针。治疗方法:同上,手法,疗程相同。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神经内科治疗常规》[2]治愈:精神状态正常,情绪意识良好,病症消失。显效:精神状态良好,情绪时有波动。有效:精神状态改善,情绪波动症状出现。无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2组均经治疗2~3个疗程后进行评定,舌针组,最少治疗9次,最多治疗35次,平均18次;对照组最少治疗13次,最多治疗51次,平均31次,结果表1。

4讨论

郁证,古人称“脏躁”“梅核气”,以中年妇女多见,多由情致不舒,气机郁滞导致的一系列病症,病因病机比较复杂,郁证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其他疾病,如癫狂,积聚等。导师在工作中,发展和完善了舌针理论和舌针疗法。笔者在长期临床跟师学习中,对导师的舌针理论有所感悟,运用舌针,配合辨证论治治疗郁症,体现中医整体观念,标本兼治的中和思想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活学活用临床发展。舌针疗法能调整了脏腑阴阳气血,疏利气机,故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的临床疗效[3]。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灵枢·脉度》篇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脾是后天之本,故舌与全身脏腑经脉都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如《灵枢·经脉》篇曰:“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肝者,筋之合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浊气上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这说明舌了仅是具有辨别滋味,调声音,伴食物,助运化等生理功能的机性器官,而且它和机体是一个整体,为脏腑之外候。以病理而言,脏腑气血的病变,亦反映于舌上,舌和全身脏腑器官有整体联系。导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据脏腑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展和完善了舌针理论和疗法。

舌针疗法,如同耳针,头针方法一样,已成为针灸学中的一个分支,舌上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它与脏腑的密切联系,故舌作为一个全息元,亦是整个机体的局部缩影[4]。舌诊是中医学望诊的主要部分,几乎所有病证都可不同程度反映于舌上,随着舌针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舌针疗法将成为中医疗法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立学科。

郁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抑郁症。郁症的发生与情志有密切关系,治疗中应该减少心理刺激,重视病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善于语言疏导,有利于郁证的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郁证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郁证如经久治疗不愈,疾火可扰乱心神或上蒙心窍,有可能发展为狂证。所以,早期治疗郁证极为重要,运用管氏舌针疗法有利于提高郁证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杨甲三.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53.

[2]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郭翠萍.管氏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症56例[J].中国针灸,2008,2(28):127.

[4]李莱田.全息医学大全[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2016-08-31)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
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经验介绍
增液汤和寿胎丸加减治疗羊水过少临床经验分析
李颖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卢传坚教授辨治慢性皮肤疾病经验举隅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童安荣主任医师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张恩树主任医师运用药引经验总结
从脾胃论治肺癌浅析
应荣花主任医师治疗大肠癌经验
瑶医权提汤治疗肝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