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9-27何叶黎永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课程教学人才培养

何叶+黎永索

摘要:结合湖南城市学院实况,对新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完善课程教学、加强实践、实习的建议,并对水利水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规划。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380)

· TV21-4;G642

1、前言

水利工程和房建工程、路路桥梁工程一样,与土木工程建设息息相关,随着大型水利工程结构物的建设与运营,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水利工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很多工科院校设立了水利工程专业,向学生传授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培养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专业结构发展要求,2014年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新增了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招收了第一个水利班学生,作为专业指导教师之一,为了更好的教育和指导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培养水利工程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要点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求高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应注重课程教学与实践、实习。

2.1 完善课程教学

大学之事,应以教学为重。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和审美性等特征,课程教学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与关键抓手。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之前,应该考察类似学校或相近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兼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点,考虑如何在学制范围内,传授给学生必要而又全面的专业知识。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建立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依据。任何一所高校所设专业一旦被確定,就可以说是基本稳定下来了,在短时间内变化不会很大,然而,随着专业学生队伍的壮大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课程的内容却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新,那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站在社会前沿。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新增专业,目前只招收了一个班的学生,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教学也处于摸索阶段,第一学年开设的都是专业基础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需要开设专业课程。根据2015年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拟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环境学概论、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土力学、水力学、工程材料、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电工学、工程经济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

2.2加强实践与实习

实践与实习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是理论知识应用的渠道。作为高校,应该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多为学生开辟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走进实验室,走出校园。由于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实习质量不高,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合并成一个实习环节,适当缩短学时,建立与主干课程对应的课程实习环节,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土木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结构施工工作,对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要求更高,更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现场实习,多接触工程实体,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目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拟开设的实践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类实验、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认识实习、施工实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电站课程设计、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学分要求最低学分为 185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合格。其中:理论教学共 135.5 学分,占总学分73.2%;共 2168学时,占总学时 55.1 %;理论教学共 135.5 学分,占总学分73.2%;共 2168学时,占总学时 55.1 %。理论教学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 135学分,占总学分73 %;2160学时,占总学时54.9 %,选修9 学分,占总学分 4.9%; 144学时,占总学时3.7%。实践教学包括各类实习、实验、设计等。

3、就业规划分析

根据对我省水利行业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显不足,制约了水利建设发展的步伐,水利现代化急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熟练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是水利人才队伍总量,还是队伍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都需要更大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培养一批涵盖水利各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水利工程专业岗位群的社会需求空间还很大。同时,随着水利事业的加快发展,“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利事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需要大批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水利专门人才,这将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应用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包括: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施工技术能力、测量测绘技能、工程概预算能力、工程招投标能力等;职业素质能力包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定的竞争意识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4、结语

作为发展中的二本院校,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水利水工程专业的申报与设立,是学校深思熟虑并努力争取的新增专业。一个新专业由设立到发展壮大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的长远规划与大力支持,需要专业教师的积极配合与谆谆教诲,更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叶志明. 课程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9):42-44.

[2]陈静,郭惟嘉,文志杰,等. 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机制改革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4,(17):14-15.

[3]毛洪涛,廖春华,曾双宝. 着力教学创新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深彻转变[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35-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工程课程教学人才培养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